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九日僧舍偶成

标题包含
九日僧舍偶成
落帽年年学孟嘉,今年偶客梵王家。 石床斋散门初掩,细雨声中落菊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随着岁月的流转我每年都在学习孟嘉的风度,而今年我有幸成为了佛王的座上宾。在禅院中, 我的房门刚被关上,伴随着细雨声,菊花的花瓣正缓缓飘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落帽:源自《晋书·孟嘉传》的记载,重阳节时,孟嘉宴饮于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自觉。后世用“落帽”指重阳登高赏菊之典。 2. 孟嘉:东晋名士,字士龙,曾任庐陵郡司马。 3. 梵王:佛教语,为色界诸天之王,住在色界之顶,此处以比喻佛家寺庙。 4. 石床:石制床铺,此处借指禅床。 5. 斋散:僧人举行斋饭时的用语,意为吃斋饭后休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期间,拜访僧舍的情景和感受。“落帽年年学孟嘉”,诗人以孟嘉的落帽典故自喻,表示自己每年都会体验重阳节的习俗,如同孟嘉一样豁达从容。接着,“今年偶客梵王家”,表明自己今年来到这个僧舍,感受到了佛教的宁静氛围。接下来两句“石床斋散门初掩,细雨声中落菊花”,诗人描述了僧舍中的景象:石床上举行完斋饭后,僧人便开始闭门修行;此时,耳边传来阵阵细雨声,伴随着雨声的还有纷飞的落菊花瓣。整首诗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追求宁静的心理状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日僧舍偶成》是明代诗人蔡槃在重阳佳节时所作。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在这个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 蔡槃,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浙江苍南人。他早年家境贫寒,勤奋好学,后来成为一位知名的文人。他的诗歌才华横溢,作品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在《九日僧舍偶成》这首诗中,蔡槃描绘了重阳节当天他在僧舍里度过的一天。这一天,他与僧人一起登高赏菊,感叹时光流逝,思念远方的亲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在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中的生活习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