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北磵

标题包含
寄北磵
拟定书中字,山中欲问谁。 一从分手后,尽是断肠时。 烧叶驱残冻,挑蔬备夕饥。 相思不但此,明月梦魂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修订书中的文字,山中有谁在等待。 自从离别之后,到处都是悲伤的时候。 焚烧树叶驱散寒冷,挑选蔬菜准备晚上的食物。 相思之情不仅仅如此,我的灵魂在明月下与你相随。
去完善
释义
1. "拟定书中字":这里的"拟定"是指编辑书籍的行为,即将文字整理排列在书页中。"书中字"就是指书籍中的文字内容。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山中编辑书籍的文本内容,打算向谁请教呢? 2. "一从分手后":这里的"一从"是古汉语词汇,表示自从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自从我们分别之后。 3. "烧叶驱残冻":这里的"烧叶"是指燃烧树叶产生的热量来取暖的方式,用于驱赶寒冷。"残冻"指的是尚未完全消融的寒冰。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燃烧树叶来驱赶寒冷的气候。 4. "挑蔬备夕饥":这里的"挑蔬"是指挑选新鲜的蔬菜。"夕饥"是说傍晚时分的饥饿感。这句话的意思是:提前准备新鲜的蔬菜以应对傍晚时的饥饿感。 5. "相思不但此":这句意味着相思之情不仅仅体现在这些方面,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6. "明月梦魂随":这句意味着在明亮的月光下,作者的梦境与灵魂追随着友人。这里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寄北磵》是诗人蔡槃写给他的朋友赵北涧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蔡槃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诗的开篇,“拟定书中字,山中欲问谁”,通过拟书一封,表达出诗人内心对友情的渴望。然而,信件虽已拟定,却无人可寄,这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地理隔阂。 接下来的诗句,“一从分手后,尽是断肠时”,直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手后的悲痛心情。这种情感并非短暂的,而是绵延不断,成为诗人生活中的常态。 在描述友人生活情景的部分,“烧叶驱残冻,挑蔬备夕饥”,展示了友人为了生活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友人仍能坚韧地面对生活,这也反映出友人的精神品质。 结尾两句,“相思不但此,明月梦魂随”,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沉思念。诗人表示,他不仅在现实中思念友人,甚至在梦中也与友人相随。这种情感的强烈程度,足以打动读者的心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北磵》是宋朝诗人蔡槃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7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一年里,诗人蔡槃因官场失意而辞官回乡,开始了他的田园生活。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一方面,北方金国的侵略使国家陷入严重的边疆危机;另一方面,国内政治腐败、民生凋敝。这种时代背景使许多文人志士深感忧虑,纷纷关注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 蔡槃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了这首《寄北磵》。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故乡山水和田园生活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在诗中,他以北磵作为意象,象征着国家的疆土,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能够恢复往日的繁荣与安宁的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