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何尉
向晚出林麓,思君隔瀼湾。
因看云过岭,不觉日沉山。
犬吠疏篱下,牛归古道间。
一声何处笛,明月上松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时分走出了树林的边缘,心中想着你在遥远的河湾。
看着云朵飘过山岭,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落在了山间。
狗在稀疏的篱笆下吠叫,牛在古老的道上归来。
不知从哪里传来了一声笛音,明月已爬上了松树的关口。
去完善
释义
1. 林麓:指山林边缘地带。
2. 瀼湾:水边的弯曲处,这里指的是河流弯曲的地方。
3. 云过岭:云朵飘过山峰。
4. 日沉山:太阳落在山的另一边,表示太阳即将落山。
5. 疏篱:稀疏的篱笆。
6. 牛归古道间:牛群沿着古老的山路回家。
7. 松关:松树丛生的关隘。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蔡槃写给他的朋友何尉的。诗中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从树林出来,看着夕阳逐渐落下,想到与朋友的距离如此遥远。他在欣赏美丽的风景时,看到了云彩飘过山岭,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落山。在疏篱之下,犬吠声传来;古道上,耕牛正返回。此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抬头望见明月已经升起,照亮了松树关。
全诗以诗人思念朋友的心情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乡村宁静美好的景象。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许多意象,如“云过岭”、“日沉山”、“犬吠疏篱下”、“牛归古道间”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特别是结尾处的“明月上松关”,不仅传达了时光的流逝,还营造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氛围,使得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何尉》是唐代诗人蔡槃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蔡槃在唐朝中期以进士及第,官至谏议大夫。他的一生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在那个时期,唐朝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宦官权力日益增强,皇帝与权臣之间的斗争激烈。蔡槃在这样的环境中,对朝廷的腐败和宦官的嚣张深感忧虑,但他又无法改变现实,只好将忧国忧民的情怀寄托在诗歌之中。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混乱。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委婉地表达了对时局的关切和对朝廷的不满。这种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深刻的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