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
急雨开新霁,薫风献嫩凉。
苔花停画壁,云叶护书床。
枕上清风细,诗中雅兴长。
地偏人到少,幽鸟语新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阵雨洗净天空,和风拂过带来清爽。
苔藓爬满墙壁,云朵飘散保护书桌。
枕边微风轻轻吹起,诗句中流露出浓厚的兴致。
地处偏僻人烟稀少,竹林深处传来悦耳鸟鸣。
去完善
释义
"霁": 雨后放晴的意思.
"薰风": 指夏天的微风.
"嫩凉": 指初夏微微的凉爽感.
"苔花": 指的是墙壁上的青苔, 用以描绘墙上的景象.
"云叶": 云朵或树叶的形状, 这里可能指的是树木形状.
"书床": 指的是放置书籍的书桌或者书桌附近的地方.
"地偏": 偏远的地方, 人迹罕至.
"幽鸟": 指的是在偏远地方生活的鸟儿.
"新篁": 是指新生的竹子.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五言律诗。诗人在山间居住,感受到雷雨过后的清新和微风吹拂的凉爽,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从“苔花停画壁,云叶护书床”两句可以看出诗人生活环境的清幽与雅致。在诗人的笔下,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显得富有生机和诗意。最后,诗人借“地偏人到少,幽鸟语新篁”表达出他对远离喧嚣、享受宁静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质朴,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居》是明代诗人蔡槃的一首五言律诗,描述了隐居山林的生活和景色。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如下:
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年),蔡槃在科举考试失利后,选择退隐山林,过着与世隔绝的隐士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体会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孤独。这种心境促使他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的诗篇,如《山居》等。
这个时期,明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许多文人墨客都向往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因此,像蔡槃这样的隐逸诗人逐渐增多,他们的作品也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综上所述,《山居》这首诗歌创作于明朝成化年间,反映了蔡槃在隐居生活中的感受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这一时期的明朝社会和谐,文人墨客纷纷追求心灵的宁静,这也为蔡槃的隐逸生活和诗歌创作提供了时代背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