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病起绝句二首 其二
老去长闲百不营,推书习静更真清。
西窗日脚篱筛动,时有飞虫扑纸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老年生活无所求,摒弃俗务静心读书乐悠悠。西边窗户阳光斜射,透过篱笆斑驳光影舞动,偶尔有虫子撞上纸张发出轻微声响。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老去:年纪衰老。
2. 长闲:长期安闲。
3. 百不营:指什么都不做,无所追求。
4. 推书:推开书本。
5. 习静:修养宁静的心态。
6. 更:更加。
7. 真清:指真正清静的生活。
8. 日脚:夕阳的余晖。
9. 篱筛:篱笆的空隙。
10. 时有:不时地有。
11. 飞虫扑纸声:飞虫撞击纸张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范浚所作,描绘了作者暮春病起后的悠闲生活。诗中表达了作者晚年闲暇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推书习静更真清”一句,表现了作者在读书、静心养性之间寻求真正的清净与淡泊。
而在景物描写上,作者以“西窗日脚篱筛动,时有飞虫扑纸声”两句展现了生动的生活场景。其中,“西窗日脚篱筛动”描述了透过竹篱的缝隙,阳光洒在西窗上的景象;而“时有飞虫扑纸声”则通过捕捉细微的声响,形象地传达了窗外飞来小虫落在纸上的瞬间动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情境的捕捉,成功地表达出作者向往悠然自得的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暮春病起绝句二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范浚在病愈后所作。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公元1160年左右。此时南宋与金国对抗不断,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范浚在这一时期人生际遇颇多。他早年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中年时因病一度卧床不起,使得原本困顿的生活雪上加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病况逐渐好转,他重新振作起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范浚身处困境却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这也成为他在文学创作中的独特视角。
在这个特殊时期,社会政治环境复杂多变。一方面,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与金国对抗长期存在;另一方面,民间生活受到战争影响,百姓疾苦深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范浚将自身的经历和对时代的观察融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