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答王越州蓬莱阁

标题包含
答王越州蓬莱阁
书报蓬莱高阁成,越山增翠越波明。 云收海上天地静,人在月中金翠横。 游女弄芳珠作珮,仙人度曲玉为笙。 会须长揖浮丘伯,醉听银河秋浪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伯玉(1003年-1082年),字公达,号浮休居士,晚年自号“西溪老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政治家,浙江金华人。 张伯玉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才学闻名乡里。他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在仙山上修建了一座高楼。巍峨的越山显得更加翠绿,而山下的碧水则更为明亮。 随着海上的乌云渐渐散去,整个天地显得异常宁静;月亮升起在天空中,洒下一片金色的光辉。那些游玩的女子似乎是用花朵装饰着自己,仿佛神仙一般;而那些仙人则以玉作为乐器,演奏出一曲曲美妙的天籁之音。 这真是个美妙的世界!如果可能的话,我愿意向那些仙人——如浮丘伯那样的人行礼致敬,然后沉醉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聆听那如同银河般壮丽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答:回应,答复。 2. 王越州:古代官员的称呼,这里指的是在越州任职的王姓官员。 3. 蓬莱阁:中国古代著名楼阁之一,位于山东烟台蓬莱市。 4. 书报:写信告知。 5. 高阁:指蓬莱阁。 6. 越山:越州的山,此处可理解为浙江一带的山。 7. 增翠:增添绿意。 8. 越波:越州的波涛,此处可理解为浙江一带的海浪。 9. 云收:云朵散去。 10. 海上:指海上的景色。 11. 天地静:形容天空与大地一片宁静。 12. 人:游客或诗人自己。 13. 月中:月亮之中,此处形容赏月时的情景。 14. 金翠横:形容月光洒满大地的景象。 15. 游女:游玩的女子。 16. 弄芳:欣赏花朵的香气。 17. 珠作珮:用珍珠制作成佩戴的饰品。 18. 仙人:传说中的神仙。 19. 度曲:作曲。 20. 玉为笙:用玉石制作成吹奏的乐器。 21. 会须:应当,应该。 22. 长揖:深深的鞠躬行礼。 23. 浮丘伯:传说中的人物,这里可能指代仙人。 24. 醉听:陶醉地聆听。 25. 银河:晴朗的夜晚天空中的银白色光带,也常用来比喻天河。 26. 秋浪声:秋天的海浪声。
去完善
赏析
《答王越州蓬莱阁》是宋代诗人张伯玉创作的一首赞美山水景色的诗。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欣喜和赞叹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全诗描绘了越州蓬莱阁的美丽景色,以及在此处游玩的快乐时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王越州蓬莱阁》是宋代诗人张伯玉的一首佳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078年,即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张伯玉刚刚步入官场,担任着州郡的官职,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切的体验。 此时,北宋朝廷正值王安石变法之际,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张伯玉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体会到了国家改革的艰辛,另一方面也对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常有了更深的理解。因此,他在诗中抒发了对王越州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时代的深刻感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