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们一同来到此地,却不能一起回去,当我回到故乡正值春天,却只感到一片孤寂与落寞。

去完善
释义
的的:明亮、清晰的样子;悬旆:指飘扬的旗帜,这里比喻心情不安。

去完善
赏析
全诗开篇描绘了一幅春日送别的画面,阳光明媚,冰雪消融,大地生机勃勃。“行人芳草马声骄”一句巧妙点出离别主题,同时渲染了气氛。第二联通过描写九华山和清弋江的自然风光,将视野拉远,增添了几分悠然之感,也暗喻了两人不同的前路。第三联则直抒胸臆,用“鸿高的的”形容友人志向高远,而“悬旆摇摇”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彷徨与迷茫。最后一联回归现实,感叹共同经历之后的分离,以及面对故乡春色时的孤独情绪。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清新雅致,情感真挚深沉,既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又透露出人生聚散无常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彼时杜牧正处在人生中宦海沉浮的阶段。他即将赴京任职,而友人裴坦则前往舒州。在宣州送别裴坦之时,杜牧心中满是离愁别绪。一个是归途,一个是远行;一个满怀期待,一个却忧心忡忡。在这春日送别的场景下,诗人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与对故国思念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