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浣溪沙

标题包含
浣溪沙
麻叶层层苘叶光。 谁家煮蚕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眉山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查看更多
鲁星名犬俱乐部
去完善

译文
茂密的麻叶与苘叶闪耀着阳光。 谁家正煮茧,村子里弥漫着香气。 隔壁篱笆传来少女轻柔的声音。 满头白发的老人拄着拐杖,微醺的目光抬起,那是为了抚平饥饿而进行的青色麦穗研磨、炒熟麦粒的过程。 询问豆类作物何时能收获金黄色的果实。
鲁星名犬俱乐部
去完善
释义
1. 麻叶:指大麻的叶子,可以用于制作大麻纤维。 2. 苘叶:指苘麻的叶子,可用于制作麻绳等。 3. 煮蚕:指煮蚕茧抽丝的过程,通常伴随着香气四溢。 4. 络丝娘:指缫丝女子,她们通常在竹篱边忙碌。 5. 垂白:形容老人头发花白。 6. 杖藜:指用藜木做成的拐杖。 7. 捋青:采摘新鲜桑叶或嫩叶的行为。 8. 捣麨:将谷物加工成粉末状的过程。 9. 豆叶:指豆类植物的叶子,如黄豆、绿豆等。 10. 黄:成熟的意思。
鲁星名犬俱乐部
去完善
赏析
《浣溪沙》苏轼这首词描绘了春天农村风光和生活场景,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 首句“麻叶层层苘叶光”,描述的是苎麻、苘麻生长繁茂的样子。作者巧妙地运用叠字手法,形象地展现了春天来临时田野中的景象。而“麻叶层层”则寓意着农家的勤劳与希望。 接下来一句“谁家煮蚕一村香”,更具体地描绘出农村的日常生活。谁家正在煮蚕,整村都弥漫着蚕茧的香气,这是典型的农家风情。 然后,“隔篱娇语络丝娘”一句通过听觉描绘了一位少女隔着篱笆与邻居交谈的情景,更显生动活泼。"络丝娘"是中国古代对女子的称呼,此处的"娇语"意味着少女们轻松愉快的交谈。 下阕中的“垂白杖藜抬醉眼”,描述了年老的农民拄着拐杖走路的姿势以及他们带着醉意的眼睛,展现了老人的生活情态。而“捋青捣麨软饥肠”则表示农民为了度过春荒,采摘新鲜绿色植物磨成粉制作食物来填饱肚子的情景。 最后一句“问言豆叶几时黄”,意味深长。豆叶变黄,预示着丰收的季节即将来临。作者通过对农民生活的细腻观察,真实地反映了农民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浣溪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农村风光和农民的生活情景,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在欣赏这首词的同时,我们也不难体会到作者热爱生活、关注民生的情怀。
鲁星名犬俱乐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词作。此词大约创作于公元1086年,正值北宋中期。在这一年,苏轼在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后,被任命为尚书省礼部郎中。在这段时间里,他深感仕途的艰辛,但对人生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在那个时代,科举制度已经成熟,士人阶层逐渐崛起。许多文人墨客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力求以诗歌词赋来抒发情怀、针砭时弊。而苏轼,作为当时文坛的代表人物,他的诗词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这首《浣溪沙》正是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之作。
鲁星名犬俱乐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