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旅怀
乌焰才沈桂魄生,霜阶拥褐暂吟行。
闲思江市白醪满,静忆僧窗绿绮横。
尘土自怜长失计,云帆尤觉有归情。
几多怅望无穷事,空画炉灰坐到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乌黑的火焰刚刚熄灭,月光升起在桂枝之上,寒冷的石阶上披着毛毯暂时散步吟唱。
闲暇时思念江边白酒满满,安静时回忆僧侣窗户下绿色的古琴摆放。
我对自己长久以来无法摆脱世俗纷扰感到无奈,却对扬帆远航回家充满了期待。
多少次惆怅地望着无尽的事情,只能对着炉灰慢慢度过黑夜直到天明。
去完善
释义
1. 乌焰:指月亮。2. 桂魄:月光的雅称。3. 霜阶:冰冷的台阶。4. 拥褐:披着粗衣。5. 白醪:浊酒。6. 僧窗:僧舍之窗。7. 绿绮:古时的名琴。8. 云帆:高空中的帆船。9. 怅望:惆怅地望着。10. 炉灰:燃烧过的炉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冬日的寒冷为背景,展现出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首联通过描绘火焰熄灭、月亮升起和霜冻的台阶,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荒凉;而“拥褐”则体现出诗人在这种环境中依然坚韧地生活着。颔联通过对酒市的回忆和对僧窗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既有世俗的追求,又有出世的向往。颈联中,诗人对自己生活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尾联则以诗人独自坐在炉边,望着无尽的夜色,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现实的失落,使整首诗充满了惆怅的情感。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冷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冬日旅怀》是唐朝诗人罗邺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中期,大约公元800年左右。
在这个时期,唐帝国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严重。然而,诗歌文化依然繁荣发展,许多诗人都在这个时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罗邺作为这个时期的诗人,他的诗才横溢,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罗邺本人的人生经历也颇为坎坷。他早年家境贫寒,科举考试屡屡受挫。尽管生活艰难,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勤奋学习,最终成为了一名颇有成就的诗人。在这首诗中,罗邺以冬日旅怀为主题,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