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鲜于子骏游沙溪洞
放辔深穷物外天,少偿游恨十余年。
诸仙羽化曾由此,千载岩居尚宛然。
门转青溪空水石,室存丹灶养云烟。
冰骸坐久虽清澈,独有区中世俗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悠闲地漫步在广阔的天地间,体味那尚未被大众发现的景致,仿佛稍稍补偿了我十余年的遗憾。这里曾是许多仙人羽化飞升的地方,那些古老的岩石居所依然保存完好。门前的溪水绕过碧绿的青苔和清澈的水石,屋子里的炼丹炉似乎还留有云雾般的仙气。即便在这样寒冷的地方久坐,我的心境也能保持清澈安宁,但我心中仍有那份摆脱不了的人世的牵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放辔:指放下马缰,让马儿自由行走。辔,马缰绳。
2. 物外天:指超脱尘世之外的世界。
3. 少偿游恨十余年:指十几年前未能及时游览这里的遗憾现在得以弥补。
4. 诸仙羽化曾由此:指传说中的神仙曾经从这里飞升成仙。
5. 岩居:山中石洞居所,这里指隐士的住处。
6. 宛然:形容事物仿佛原本如此的样子。
7. 青溪:绿色的溪水,这里指清澈的小溪。
8. 丹灶:炼丹用的炉灶,这里指道士修炼的地方。
9. 冰骸坐久虽清澈:形容久坐不动让身体变得冰凉通透。
10. 区中:人间,世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鲜于子骏一同游览沙溪洞的情景。诗人在首联通过“放辔深穷物外天”表达了他们深入自然、探索未知的渴望,以及为这次旅行感到欣慰;颔联提到神仙也曾在此地修炼,强调了这个地方的神秘魅力;颈联描述了山水的静谧与自然的气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尾联则以“冰骸坐久虽清澈,独有区中世俗缘”收尾,暗示了虽然这里远离尘世喧嚣,但他们依然摆脱不了世俗的纷扰。全诗通过对沙溪洞美丽景色的描绘和对神仙往事的追溯,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困扰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鲜于子骏游沙溪洞》是宋代诗人冯山的一首酬唱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年至1127年间的宋代。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历史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如北宋的建立、王安石变法等。
冯山在年轻时游学京师,后回到家乡四川广汉。期间,他结识了当地官员鲜于子骏,两人成为挚友。在鲜于子骏游历四川名山大川时,冯山陪伴在其左右,并为他写诗作序,记录他们的友谊与美好时光。
在这首诗中,冯山描绘了他们游览沙溪洞时的所见所闻,赞美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达了他们深厚的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冯山在人生旅途中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拓宽视野,以及在闲暇之余与自然美景相融,与朋友分享喜悦的心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