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柳山

标题包含
柳山
隐士名全逸,兹峰以姓名。客从石壁出,滩到柳山平。草蝈叫阴切,厓花香晚清。今宵山水县,月望望分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隐士的名字叫做全逸,这座山峰因他的名字而得名。客人从石壁中走出,河滩延伸至柳山脚下。草丛中的蝈蝈在阴暗处鸣叫,崖上的花朵散发着晚香。今晚的山水之间,月亮显得格外明亮。
去完善
释义
1. 柳山:指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的一座山峰,以其形似柳而得名。 2. 隐士:此处指隐居于柳山的朱筠,字子文,号石壁山人。 3. 全逸:朱筠的别号,表示其超脱世俗,全身心投入隐逸生活的状态。 4. 兹峰:这里指的是柳山。 5. 石壁:可能是指象山附近的石壁山,也可能指柳山附近的石壁村等地方。 6. 滩:这里指的是河流中的河滩地带。 7. 草蝈:一种昆虫,叫声悦耳,生活于草丛中。 8. 阴切:指阴凉的地方。 9. 厓花:生长在悬崖边的花卉。 10. 月望:农历每月十五日,即月圆之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柳山的宁静与美好。开篇诗人就提到了“隐士名全逸”,这表明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紧接着,诗人通过“兹峰以姓名”一句,表达了对柳山的赞美和敬仰之情。接下来的四句诗分别描绘了石壁、滩涂、草地和崖花,这些景象共同构成了柳山的美景。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期盼以及对山水县的赞美之情。总的来说,这首《柳山》以优美的语言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柳山》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朱筠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清朝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朱筠作为一位文人和官员,他在这一时期的生活经历丰富多样,游览过许多名胜古迹,其中包括柳山。 在乾隆年间,朱筠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都相对优越。他曾担任过翰林院编修、顺天府乡试考官等职务,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交往。此外,他还参与了编纂《四库全书》等重要文化工程,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这一时期,清朝的国力逐渐达到顶峰,但同时也开始出现一些问题,如官场腐败、民间疾苦等。这些现象对朱筠的思想产生了影响,使他对人生和世事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因此,在《柳山》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柳山的景色,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