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郡守刘巨济重开石门洞

标题包含
和郡守刘巨济重开石门洞
谢公箕颍流,特拟耽幽栖。 蜡屐得洞天,双鹤頫清溪。 拟追玄圃游,对此为阶基。 披榛剪萝茑,宿雾暝欲迷。 方当夸高标,焉能分径蹊。 鬼物谅夺气,幽禽亦惊啼。 卓哉旷世怀,心与境不携。 俯视嚣尘中,荣枯犹稗夷。 孰知东海偏,秦鞭预排驱。 付与破荒手,从此凌丹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感谢接受,以下是翻译: 陶渊明隐居乡村,特别倾向于享受宁静的生活。他用木鞋探察深谷,两只白鹤落在他清澈的小溪旁。他想要追寻那神秘之地,并以此为基础。他劈开杂乱的草木和枯萎的藤蔓,夜晚雾气弥漫,显得昏暗模糊。此时,他希望展现出自己的高尚品质,怎能容忍小路被阻挡呢?鬼怪们也失去了活力,鸟儿也被吓跑了。他的胸怀之广大真是令人惊叹,心灵和环境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在他的眼中,纷扰的世界里,一切荣耀和衰败都像野草一样微不足道。谁知道在这僻静的角落里,秦始皇已经预先安排了一切,准备继续开拓新的疆土。于是他找到了那个披荆斩棘的人,两人一起踏上了前往仙境的阶梯。
去完善
释义
1. 箕颍:指箕山与颍水,两地均为隐逸之士隐居之处。这里代指隐居生活。 2. 蜡屐:用蜡涂抹的鞋子,比喻远行鞋。也用来表示寻访胜景。 3. 洞天:道家称神仙洞府。这里指石门洞。 4. 双鹤:即“双鹤桥”,是清溪县的一座古桥,位于今浙江省江山市附近。 5. 玄圃:传说中的神仙居处,位于昆仑山上。 6. 披榛剪萝茑:指清除沿途杂草。披,拔除;剪,割除。 7. 宿雾:夜间的雾气。 8. 高标:指高的树梢。这里比喻地方的高处。 9. 径蹊:小路。 10. 鬼物:泛指神怪之类。 11. 幽禽:幽深的林中的鸟。 12. 心:指作者的心志。 13. 境:指石门洞的景色。 14. 稗夷:小草。这里比喻世俗事物。 15. 东海偏:指中国东部偏僻的地方。 16. 秦鞭预排驱:指秦始皇派遣徐福寻找长生不老药的传说。这里的意思是虽然地处偏僻,但也会有人发现这块宝地。 17. 破荒手:指开创者。 18. 凌丹梯:登上天梯,形容走向成功。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文人墨客探访石门洞的诗篇。诗人在游览过程中,通过对古人隐士的敬仰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高尚情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恶。同时,诗人以“卓哉旷世怀”来形容自己和刘巨济的重开石门洞之举,寓意二人有超凡脱俗之志,甘愿忍受寂寞,去实现心中的理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和郡守刘巨济重开石门洞》,是清朝诗人朱筠所作。诗的创作时间是清代,具体年份未详。朱筠生活于康熙、乾隆时期,与苏轼、陆游等文人大家处于同一时代。 在创作这首诗时,朱筠曾任翰林院编修、贵州提学使等职,身处官场,但他心中始终保持着对民间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他游历山川,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这次,他与郡守刘巨济一起重开了石门洞,感受到了石门洞的神秘魅力,因此挥毫写下了这首诗。 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明清之交,社会动荡不安,但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学家和艺术家,他们在逆境中坚持创作,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朱筠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诗歌作品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和赞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