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出太平上南门

标题包含
出太平上南门
溪南横渡采虹坊,三月南州春有光。孤鹜平飞鸭水绿,远林低衬菜花黄。瑞麻石响迟洪氏,怀衮楼虚对谢郎。小别城门略惆怅,诸生一揖总难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彩虹般的溪流南端漫步,三月的南方充满了春天的光芒。孤独的鸟儿在水面上飞翔,绿色的鸭子紧随其后。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映衬着金黄的油菜花。瑞麻石的声音缓缓传来,洪氏的故事令人感慨;怀衮楼的空虚让人想起谢郎的往事。短暂的离别让城门显得有些忧伤,但是学生们的一次鞠躬总是难以忘怀。
去完善
释义
1. 溪南横渡:指在河流的南岸摆渡。 2. 采虹坊:诗中的地名,具体地点不详。 3. 南州:泛指南方地区。 4. 孤鹜:孤独的野鸭。 5. 鸭水绿:鸭头水的绿水,鸭头水是古代浙江的一个地方。 6. 瑞麻:即瑞麻石,又称瑞光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砚。 7. 石响迟洪氏:指宋代书法家洪适,他以石响迟而著名。 8. 怀衮楼:诗中的地名,具体地点不详。 9. 谢郎:即东晋文学家谢玄,字幼度,陈郡阳夏人。曾任镇西将军、豫州刺史等职。 10. 小别:短时间分别。 11. 城门:指太平上的南门。 12. 诸生:指学生。 13. 一揖:指师生之间的礼仪。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热爱之情相结合的诗歌。诗人以优美的笔触,将阳春三月的南方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溪边垂柳、鸭水碧波、菜花金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诗中提及的“瑞麻石响迟洪氏,怀衮楼虚对谢郎”,形象地展现了古代贤士对生活的向往和对功业的追求,流露出诗人对先贤们的敬仰之情。在诗歌结尾,诗人提到与学生的短暂别离,体现出诗人对教育的关心和学生情谊的重视。整首诗犹如一幅山水画,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出太平上南门》是清朝诗人朱筠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清朝乾隆年间,大约在1736年至1795年之间。这一时期,清朝正处于鼎盛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发展。 朱筠(1729-1804),字竹君,号石沤,浙江秀水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对文学、史学、经学等领域均有深入研究。朱筠曾在朝廷任职,担任过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等职务。他在职期间,积极参与政务,为国家和人民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在《出太平上南门》这首诗中,朱筠通过对南门外的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清朝乾隆年间,当时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在这种背景下,朱筠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