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打钟岭

标题包含
打钟岭
径过危亭直下冲,焦原侧足亦能容。鸺啼入夜知连树,虎迹侵晨候打钟。厓险强祈千磴稻,泉高易计十年松。客行百里斜曛薄,山色贪看不厌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直接穿过亭子往下冲,即使道路狭窄也能容纳。猫头鹰在夜间啼鸣,表示树木相连;老虎在清晨留下足迹,等待着钟声响起。在险峻的山崖上祈求稻谷丰收,容易计算松树生长的年数。旅客行走一百里,夕阳余晖渐弱;对美景贪恋不舍,重复欣赏。
去完善
释义
1. 径:这里指道路。 2. 危亭:指山顶上的亭子。 3. 直下冲:形容道路向下倾斜。 4. 焦原:古代神话中的险地,这里比喻险峻的山岭。 5. 侧足:形容小心翼翼地走路。 6. 鸺鹠:一种夜间活动的鸟类,俗称猫头鹰。 7. 入夜:晚上的时候。 8. 连树:指栖息在树上的鸺鹠。 9. 虎迹:老虎留下的足迹。 10. 侵晨:清晨时分。 11. 打钟:敲击寺庙的钟。 12. 厓险:险峻的山崖。 13. 强祈:勉强祈求。 14. 千磴稻:形容水稻生长在陡峭的山坡上。 15. 泉高:泉水从高处流出。 16. 易计:容易计算。 17. 十年松:形容松树生长的时间。 18. 百里:一百里的路程。 19. 斜曛:夕阳的余晖。 20. 薄:稀疏。 21. 山色:山间的景色。 22. 不厌重:不厌其烦地欣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游览的经历和所见所感。首联写自己穿过危险的小亭子一路下行,仿佛是穿越了危险的焦原一样,表达了诗人勇往直前的精神。颔联通过入夜的鸺鹠啼鸣以及早晨的虎迹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寂静。颈联描述了山崖的险峻,同时强调了自己对于生命的执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最后两联以“客行百里”来暗示自己已经在旅途中前行了一百里的距离,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山峰景色流连忘返的态度。整首诗层次丰富,结构紧凑,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打钟岭》是清代诗人朱筠的一首描绘庐山风光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此时正是朱筠在朝为官的时期。他在朝廷担任翰林院编修、内阁学士等职,由于性格耿直,曾直言谏言,触怒权贵,一度被贬谪出京。 在这个时期,朱筠游历了全国各地,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共同探讨文学创作。他曾数次登上庐山,被庐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创作了许多描绘庐山风光的诗篇。《打钟岭》就是其中一首代表作。 诗中描述的“打钟岭”位于庐山东南麓,相传唐代有僧人在此诵经敲钟,钟声悠扬,故得名。朱筠在诗中描绘了打钟岭的风光,以及自己在聆听钟声时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