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骆马湖

标题包含
骆马湖
数掠马陵尾,右顾骆马湖。马饮河腹满,有时吐其余。减水坝在下,出内河之梳。亦如梳马毛,其行自卷舒。六塘亦近之,通漕供仓储。赋艘来东南,水柜佐转输。侧闻庙堂上,刻石宏远谟。此诚关国计,制用耕畜初。粒粒岂易致,守谷夷吾书。古人防菜色,亦有非常虞。运之川则利,藏之仓勿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悠闲地掠过马陵尾端,往右看去是骆马湖。马儿在河中饮水渐渐饱足,不时溢出一点余水。低矮的减水坝位于下流,引导河流如同梳理头发一般自如。附近的六塘也十分相近,便于通航输送谷物和货物。货船来自东南方向,运输过程中还依赖贮水设施辅助。传闻庙堂之上,石刻着宽广的策略。这确确实实关系国家大计,关乎耕种畜牧的初始环节。粮食得来不易,需要看守粮仓犹如守护我的书籍。古代人担忧百姓因缺乏粮食而面有饥色,也曾考虑应对突发状况。保证河流通畅便有利于运输,同时也要确保仓库储存得当,不可疏忽大意。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马陵:即江苏宿迁境内的马陵山,因战国时期齐魏马陵之战而得名。 2. 骆马湖:位于江苏省北部,是江苏四大淡水湖之一。 3. 河腹满:指河水充盈,可以容纳更多的船只航行。 4. 减水坝:古代水利工程设施,用于调节水流、防洪排涝。 5. 出内河之梳:将内河梳理顺畅,便于船只航行。 6. 六塘:位于江苏淮安的六塘河,连接骆马湖与大运河,是明清时期重要的水运通道。 7. 通漕:指通过运河运输货物。 8. 赋艘:指征收船税的船只。 9. 水柜:指储存水源的水库。 10. 刻石:在石头上刻字铭记。 11. 宏远谟:宏伟的长远计划。 12. 制用:指制定政策。 13. 耕畜初:指农耕和畜牧业的发展初期。 14. 夷吾书:夷吾,孔子弟子,相传他有一本书专讲守谷之道。 15. 菜色:饥荒时人们面有菜色。 16. 非常虞:意料之外的情况。 17. 运之川则利:运输粮食要利用河流才能顺利。 18. 藏之仓勿疏:储藏粮食要保证仓库不疏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骆马湖的美景和水利设施的运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粮食储备的重视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心。诗人通过观察马饮河水、减水坝的作用以及运河船运的过程,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农耕文化和国家经济的运作。同时,他提醒人们要关注粮食安全,防止饥荒的发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1757年左右的乾隆时期,江南地区的一位年轻书生朱筠写下了《骆马湖》这首诗。朱筠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经济富饶的时代,由于受到家庭的影响,从小就对文学充满了热爱。然而,朱筠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多次未能及第。在这个过程中,他曾游览过骆马湖,被其美景所吸引,有感而发地创作了这首《骆马湖》。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朝鼎盛时期,乾隆皇帝在位,国泰民安。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骆马湖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水源地,面临着水质恶化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朱筠在欣赏骆马湖的美景的同时,也对这些问题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在诗中,朱筠通过对骆马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关爱。他以湖水比喻人生,表达了个人在科举之路上的挫折和坚持。同时,他也警示世人要珍惜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又体现了他对社会责任的关注,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