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桥
迂道层云指石门,桥过七里七星存。隔年滩发青如滴,傍砢山桃红欲喷。更与试巇偿往度,似因跻胜认斯村。武夷小小亲来别,莫敝精神心自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沿着弯曲的道路穿过层层云雾,指引我们来到了石门,走过七里的桥梁,可以看到七星存在那里。河岸边的沙滩每年都在发青,好像滴滴甘露,旁边的桃树鲜艳欲滴。让我们在探索这个美丽的地方的同时,也感受这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痕迹。武夷山的风景如此美妙,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她的魅力,不要消耗太多精力,只需用心去感受和体验。
去完善
释义
1. 朱筠:清朝诗人,字竹君,号笥河,浙江嘉兴人。其诗才横溢,作品广泛流传。
2. 七星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连接市区与西湖的一条古桥,有“西湖第一桥”之称。
3. 迂道层云:迂道,曲折的道路;层云,层层叠叠的云彩。这里形容道路蜿蜒,云雾缭绕的景象。
4. 石门:杭州的一处名胜古迹,位于西湖西南侧,是一座古老的石桥。
5. 七里:指七星桥距离石门约七里的路程。
6. 隔年滩发青如滴:隔年滩,即隔年涌起的沙滩;青如滴,形容沙滩的颜色如同翡翠一般翠绿。
7. 傍砢山桃红欲喷:傍砢,靠近悬崖峭壁的地方;山桃,山间的桃树;红欲喷,形容桃花盛开时鲜艳如火。
8. 试巇偿往度:试巇,攀登险峰;偿往度,回味过去的经历。这句意思是诗人再次攀登险峰,回顾往昔的经历。
9. 似因跻胜认斯村:跻胜,登山寻胜;认斯村,认出这个村子。这句意思是诗人似乎因为登山寻胜而认出了这个村子。
10. 武夷小小亲来别:武夷,福建武夷山,此处借指作者所在的福建一带;小小,指小小的离别;亲来别,亲自来告别。这句意思是诗人从福建来到杭州,与故乡告别。
11. 莫敝精神心自扪:敝精神,消磨精神;扪,抚摸。这句意思是诗人告诫自己不要过于消磨精神,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游玩过程中,经过七座桥梁、石门等地所看到的景象和感受。首联“迂道层云指石门”描述了诗人一路曲折前行,直至指向石门的美景。而“桥过七里七星存”则表达出诗人走过了漫长的七座桥梁,终于发现了隐藏在其中的北斗七星般的美景。颔联“隔年滩发青如滴,傍砢山桃红欲喷”以生动的色彩表现,刻画出景色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光。颈联“更与试巇偿往度,似因跻胜认斯村”流露出诗人探索险峻地带、追求美景的强烈愿望以及最终找到理想景色的欣喜之情。尾联“武夷小小亲来别,莫敝精神心自扪”则表达出诗人对自己在游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的反思,劝诫自己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不要过度消耗体力,保持精神的饱满状态。全诗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力,又展现了其热爱自然、善于发现美的敏锐眼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七星桥》是清代文人朱筠所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清朝中期,即公元18世纪至19世纪之间。
朱筠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知名的学者,母亲则是一位擅长书画的才女。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朱筠从小就展现出了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然而,他的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父亲因病去世,这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打击。然而,他并没有被困难击倒,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清朝中期,中国的社会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文化和艺术的追求也日益增长。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纷纷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以此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世界的认知。朱筠正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七星桥》这首诗表达了朱筠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他以七星桥为背景,通过对桥、水、月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自己对生活态度的人生态度,即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和挑战,都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往直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