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湖坑道中

标题包含
湖坑道中
冲泥三日仆夫僵,霂霢迟迟十里长。圆岭赪呈偶剥块,方池绿浸未分秧。雨深云在晴非碧,潦甚泉翻沸若浆。间惜棕身清几丈,不陵绝顶但依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冲去路上的泥土三天,拉车的马夫也筋疲力尽了;连绵细雨长达十里,使人感到时光的漫长。圆圆的山岭呈现出偶尔剥落的红色块状,方形池塘的绿色被雨水浸泡着尚未分开。下雨时天空中的云朵显得灰暗,晴天时碧空如洗;地面水流湍急,像沸腾的糖浆一样。担心棕树身上的污泥清理不干净,距离山顶还有一段距离只能依靠墙壁站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冲泥:指行走在泥泞的道路上。 2. 仆夫:指马夫或车夫。 3. 僵:此处指疲困不堪。 4. 霂霢:形容雨水细小的样子。 5. 赪呈:指红色的花岗岩呈现出来。 6. 偶剥块:指偶尔剥落的石块。 7. 方池:指四四方方的池塘。 8. 绿浸:绿色的水面。 9. 分秧:插秧的意思。 10. 晴非碧:晴朗的天空并非全碧。 11. 潦甚:指雨水过多。 12. 泉翻:指泉水翻滚。 13. 浆:指豆浆般浑浊的液体。 14. 间惜:令人惋惜。 15. 棕身:指棕树。 16. 清几丈:指高耸直立的棕树。 17. 不陵:不高大的意思。 18. 绝顶:最高的山峰。 19. 依墙:靠近墙壁生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湖坑道中的自然景观和作者的心情。首联描述了旅途的艰辛,冲泥、仆夫僵,表明行程艰难;霂霢是细雨蒙蒙的景象,十日长表现出路途漫长。颔联描述了山景和水景,圆岭赪呈呈现出山的颜色和形状,偶剥块表现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方池绿浸描述了水的清澈,未分秧则暗示了春天的到来。颈联以天气变化来展现作者的心境变化,雨深云在晴非碧意味着尽管天气阴暗,但仍有阳光穿透云层的可能;潦甚泉翻表达了大雨滂沱,水流湍急的场景。尾联则是通过抒发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高洁的品质。整首诗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湖坑道中的景色,表达出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湖坑道中》是清代诗人朱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繁荣时期,被称为“康乾盛世”。在这个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朱筠(1729-1781年),字竹君,号笥河,江苏武进人。他是清朝著名的学者、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职。朱筠在政治上主张实学,关心民生,关注社会问题。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朱筠正担任内阁学士,负责国家的政务。他在公务之余,喜欢游历山川,欣赏自然风光。有一次,他来到湖坑道中,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湖坑道中美景的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