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道中·凹字城
十丈飙掀黄土坡,一椽驿馆晷腾梭。会须颛顼城凹字,漫说轩辕战涿阿。平世驼罗早罢戍,细流挟活动成河。日寒柳脱驰官道,祇觉洪荒古意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首描述古代战场的诗。诗句中提到了黄帝、颛顼等历史人物。在诗中,作者描述了战争中的黄土飞扬,驿站繁忙的景象。同时也表达出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可贵。最后一句“只觉洪荒古意多”则表达了诗人对古老战争的一种思考和感悟。
去完善
释义
1. 飙:暴风。此处喻指疾速。
2. 黄土坡:涿州地区以黄土地貌为主,故称黄土坡。
3. 一椽:一间。椽,房屋间的横木。
4. 驿馆: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5. 晷:日影。这里指时间。
6. 腾梭:比喻时间的流逝。
7. 会须:应该。
8. 颛顼:中国古代的一位君王,是黄帝的曾孙。传说他划定中国版图,研究天文地理,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9. 凹字城:涿州的古城区形状如凹字,故有此称。
10. 轩辕:即黄帝,中国远古时代的一位著名领袖,与蚩尤在涿水边进行了一场大战,被传颂为中华民族的起源之一。
11. 涿阿:涿州附近的阿山。
12. 平世:太平盛世。
13. 驼罗:即骆驼。
14. 罢戍:解除边防武装。
15. 细流挟沙:指河流挟带泥沙流动形成河道。
16. 活动:水流不稳定。
17. 日寒:天气寒冷。
18. 柳脱:柳树落叶。
19. 驰官道:骑马行走于官员来往的道路上。
20. 洪荒:指混沌初开的时代。
去完善
赏析
赏析:朱筠的这首《涿州道中·凹字城》描绘了在涿州的所见所感。首联写土坡之高陡,以及驿馆在阳光下的影子迅速移动,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时间的流逝。颔联以“凹字城”和“轩辕战涿阿”暗喻历史的厚重,突出了古代战争的痕迹。颈联中的“平世驼罗早罢戍”和“细流挟活动成河”表现了和平年代的发展与变迁。尾联则通过对“日寒柳脱驰官道”和“祇觉洪荒古意多”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在旅途中感受到的自然与历史的融合,以及对生命与世界的哲思。整首诗风格苍凉,意味深长,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历史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涿州道中·凹字城》是清代文人朱筠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如下:
朱筠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然而,当时的社会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科举制度僵化、官场腐败等。这些因素对朱筠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人生际遇方面,朱筠曾担任过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等职务,但由于不善官场应酬,他在仕途上并未取得显著成就。这一时期,他游历了许多地方,其中包括涿州。在涿州道中,朱筠看到了“凹字城”这一奇特景象,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
时代背景方面,清朝乾隆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如平定准噶尔部、新疆建省等。此外,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涌现出了许多著名文人,如袁枚、纪晓岚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朱筠所处的时代背景。
总之,朱筠在游历涿州时,看到“凹字城”这一奇特景象,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创作了这首五言律诗《涿州道中·凹字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