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邛州寄友人
茫茫驱一马,自叹又何之。出郭见山处,待船逢雨时。
晓鸡鸣野店,寒叶堕秋枝。寂寞前程去,闲吟欲共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独自一人驱马前行,心中充满惆怅与无奈。走出城外,看到山景,等待渡船,适逢雨天。清晨的鸡啼响彻山野小店,寒冷的落叶纷纷飘落在秋天的树枝上。眼前的道路漫长而寂寞,无人陪伴,只能独自低声吟咏,抒发内心的情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发邛州:指从邛州出发。邛州,古代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四川省境内。
2. 何之:到哪里去。
3. 出郭:离开城市。郭,城墙。
4. 待船:等待船只。
5. 逢雨:遇到下雨。
6. 晓鸡:清晨的公鸡。
7. 鸣野店:在乡村小店旁叫唤。
8. 寒叶:寒冷的树叶。
9. 堕秋枝:从树枝上掉下来。
10. 寂寞前程去:独自一人前往遥远的前程。
11. 闲吟:悠闲地吟咏诗歌。
12. 欲共谁:想要与谁分享。
去完善
赏析
《发邛州寄友人》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离家远行、独身在外的心情。诗人以“茫茫”形容旅途的茫然无助,紧接着又以“自叹又何之”表现了心中的无奈与感慨。接下来,他描述了旅途中所见到的景色,如“出郭见山处,待船逢雨时”,展现了沿途风光。随后又描绘了早鸡报晓、落叶飘零的景象,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寂寥感。最后,诗人以“寂寞前程去,闲吟欲共谁”表达了前途未卜、无人陪伴的孤独心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堪称唐代羁旅诗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发邛州寄友人》是唐代诗人唐求所作。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朝中期,具体为公元8世纪末至9世纪初。在这段时间里,唐求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官职,但后来自觉壮志难酬,辞官回乡。他的诗歌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然而,随着安史之乱的发生,唐朝开始走向衰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唐求的诗才得到了展现。他的作品表达了人们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