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七言和君倚景灵行

标题包含
七言和君倚景灵行
东城大道何逶迤,中直清庙表六扉。 右临景灵秘馆之翼翼,左带相国浮图之巍巍。 道旁第舍多赩赫,车无停轮马交策。 风尘勃鬰千丈高,素衣化缁双眦塞。 南阡穷巷我所居,上下省户两岁余。 病躯羸乘实厌畏,每趋径路宫城隅。 宫墙倚空背环极,隠嶙楼台露金碧。 朝霞夕照天半明,墙下行人徒眩惑。 我尝入谒得纵观,威容物采严且完。 鸾车岁岁躬献享,孝思肸蚃通神欢。 重门设卫日常阖,灵境那令世人杂。 但见长松怪石列若屏,突兀阴森两遮匝。 我家东南沧海涯,乘时偶来观德辉。 归飞故隠自有期,何必于此空叹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沈遘(1047年-1097年),字文通,号云巢,浙江钱塘人。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历任太常博士、尚书礼部员外郎、知制诰等职。 沈遘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他年轻时便以诗名闻天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东城大街蜿蜒曲折,中央正殿有六扇门。右侧靠近庄严肃穆的宫殿,左侧有巍峨壮观的相国佛塔。道路两旁的房屋显得华丽气派,车辆络绎不绝,尘土飞扬。身穿白衣的我感到无比压抑。我居住在南城的小巷,离皇宫有一段距离。虚弱的身体让我害怕出门,但我还是时常经过宫城的角落。宫墙耸立,背靠天空,环绕整个城市。露出的楼台闪烁着金光。每当朝霞和夕阳映照在宫墙上,过路的行人都会眼花缭乱。我曾有幸入宫参观,看到庄严宏伟的宫殿和琳琅满目的物品。每年的祭典,皇帝都会亲自驾车祭祀,孝心感动了天地。宫门平时紧闭,不允许寻常百姓进入。我只看到高大的松树和奇特的石头排列在门前,遮挡住人们的视线。我的家在遥远的海边,偶尔会来到这个充满美德光辉的地方。等到归隐的日子到来,我会回到故乡,何必在这里叹息呢?
去完善
释义
1. 东城大道:指位于东城的宽阔道路。 2. 逶迤:曲折延伸的样子。 3. 中直:此处指京城中央的位置。 4. 清庙:古代帝王祭祀先祖的宗庙。 5. 六扉:指宗庙之门。 6. 景灵秘馆:即景灵宫,北宋著名皇家道观,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翟泉村。 7. 第舍:官宦宅邸。 8. 赩赫:形容建筑色彩鲜艳夺目。 9. 停轮:停车。 10. 交策:交错纵横。 11. 勃鬰:指尘土飞扬的景象。 12. 素衣化缁:形容旅途辛劳。 13. 南阡穷巷:指南边的田野和村巷。 14. 省户:指皇宫门户。 15. 羸乘:弱不禁风的样子。 16. 厌畏:厌倦畏惧。 17. 宫城隅:指宫殿城墙的一角。 18. 环极:四周环绕的范围。 19. 隠嶙:形容建筑物层叠掩映的景色。 20. 金碧:金黄与碧绿,形容豪华的建筑装饰。 21. 眩惑:眼花缭乱。 22. 威容物采:形容皇帝威严的风采和富丽堂皇的景致。 23. 躬献享:亲自进献祭品。 24. 孝思:尽孝的心情。 25. 肸蚃:形容声气散布的样子。 26. 灵境:指神秘的仙境。 27. 长松怪石:描述景灵宫周围的景观。 28. 遮匝:围绕遮挡。 29. 乘时:抓住时机。 30. 观德辉:欣赏道德的光辉。 31. 故隠:指诗人隐居的地方。 32. 叹欷:叹息。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作者一次游历的经历和感受。诗人描绘了所到之处的环境和风光,并表达了自身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敬畏。诗人通过对景物、建筑、人物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风貌和生活情景。整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体验和文化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七言和君倚景灵行》,是北宋著名文人沈遘(gòu)的一首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感叹世事无常的感怀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时间无法确定,但我们可以从沈遘的人生轨迹来判断大致的时间段。沈遘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主要活动在宋仁宗至哲宗年间(1023-1100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左丞等官职,后来因为直言不讳,被贬谪到地方任职。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一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沈遘少年时代就以才学闻名,他先后担任翰林学士、尚书左丞等重要职务,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然而,他在任期间多次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在贬谪期间,沈遘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关怀更加深切,这从他的一些诗篇中可以看出。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一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北宋时期,国家相对安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然而,这个时期也存在着一些社会问题,如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差距加大等。这些问题使得许多知识分子忧心忡忡,他们希望通过改革来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沈遘作为一名官员和诗人,他以忧国忧民的情怀写下了这首《七言和君倚景灵行》,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