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神符山乡避寇效杜少陵同谷七歌 其六

标题包含
神符山乡避寇效杜少陵同谷七歌 其六
岛有夷兮在海隅,呰窳偷生托樵渔。喜人怒兽易变态,寇攘乘时闯州闾。水中鲛鳄陆豺虎,坐此困阨谁驱除。呜呼六歌兮歌思沉,林间变色成春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海岛上有一些少数民族生活在大海的角落,他们依靠打鱼和砍伐为生,生活困苦。这些人的性格多变,有时候喜欢与人亲近,有时又易怒好斗。有些不法分子会利用这个机会进入他们的社区进行抢夺。水生生物如鳄鱼和陆地上的豺狼虎豹都是危险的动物,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哎,我唱了六首歌,心情沉重。树林里的颜色都变了,变成了春天的阴影。
去完善
释义
1. "岛有夷兮在海隅":这里将日本人比作海岛上的蛮夷之族,生活在世界的边缘;同时暗示他们是一群生活在日本本土之外的岛屿国家的人。 2. "呰窳偷生托樵渔":这是对中国沿海居民的描述,他们生活贫困,依赖砍柴和捕鱼为生。"呰窳"意为贫病交加、困苦不堪的生活状况。 3. "喜人怒兽易变态":形容日本侵略者如同野兽般狂暴的性格,他们的行为可以轻易地改变,时而和善,时而凶猛。 4. "寇攘乘时闯州闾":指侵略者趁机闯入中国的州县乡村,为所欲为。"寇攘"是指盗贼抢夺。 5. "水中鲛鳄陆豺虎":这里是把日本侵略者比喻为水中的鳄鱼、陆地上的豺狼虎豹,形象地描绘出他们的凶残和险恶。 6. "坐此困阨谁驱除":意为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和挑战,而谁来驱赶这些入侵者呢?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之情。 7. "呜呼六歌兮歌思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人民苦难的深深忧虑和哀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神符山乡村躲避战乱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诗人以海岛上的夷人生活在海隅为喻,表现出渔民和樵夫在这乱世之中艰难求生的情景。接着,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述了恶人像野兽一样容易改变本性,趁着混乱之际闯入百姓的生活。同时,诗人通过水中鲛鳄与陆上豺虎的意象,表现了战争带来的困境以及无法驱除的忧虑。最后,诗人以深沉的歌声表达对战乱的不满,使树林间的气氛变得阴郁沉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神符山乡避寇效杜少陵同谷七歌 其六》是明朝诗人黎伯元所作。据历史资料记载,黎伯元生活在明朝晚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的时期。他的一生辗转流离,遭遇过多次战乱和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战乱时期,他曾避难于神符山,期间写下了这系列诗歌以表达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家乡故土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明朝末年,当时国家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内有农民起义,外有满清入侵。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黎伯元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对国家的命运和个人遭遇有着深深的忧虑。他的这首诗歌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家园的思念之情。 同时,在这首诗中,黎伯元还描绘了当时的社会景象。他通过对家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的深刻理解和感慨。他用诗歌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对战争的憎恶,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情感都深深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心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