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增城访亲友道间作

标题包含
增城访亲友道间作
长途冲暑马频催,尽胜撑舟雪夜回。村径曲通鹦鹉望,县山遥指凤凰台。花残官路红飞片,树拥邮亭翠作堆。云母石边行缓辔,细看琼屑点苍苔。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漫长炎热的夏日里,驿马不停地催促我们前行,比起乘船在雪夜中返回,这要胜过许多。曲折的乡村小径引导着我们眺望远方,县城的山脉遥遥指向那传说凤凰台的所在之地。红花凋落在官路上,飘散成一地的碎片,绿树围绕着驿站,郁郁葱葱如同绿色的山丘。云母石的旁边,我们放缓了脚步,细细欣赏那如琼花玉屑般的点缀在青苔上的美景。
去完善
释义
1. 增城:广州市的一个市辖区。 2. 冲暑:冒着炎热的天气。 3. 马频催:骑马频繁催促快走。 4. 雪夜回:在雪夜里回来。 5. 村径:乡村的小路。 6. 鹦鹉望:可能指的是鹦鹉洲,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7. 县山:可能是指的县城附近的山。 8. 凤凰台:唐朝诗人李白的诗《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地点,位于南京市。 9. 花残:花朵凋谢。 10. 官路:官员行进的道路。 11. 红飞片:红色的花瓣飘落。 12. 树拥:树木拥挤。 13. 邮亭:古代的驿站。 14. 翠作堆:绿色的树木堆积在一起。 15. 云母石:一种矿石,可以制作成宝石或装饰品。 16. 行缓辔:骑马慢行。 17. 琼屑:可能是指的美玉碎片。 18. 苍苔:青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黎伯元在增城县拜访亲友时沿途所见的景色和感受。首先,诗人用“长途冲暑马频催”一句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时间的紧迫。虽然是在炎热的夏天,但诗人仍然坚持骑马前行,这与“尽胜撑舟雪夜回”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在恶劣环境下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曲折的村径、远处的县山以及“花残官路红飞片”等景象,展现出一幅生动的乡村风光画卷。在诗人眼中,这些景致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鹦鹉象征着智慧,凤凰台象征着高贵,而花残则象征着生命的短暂。这些都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最后,诗人以“云母石边行缓辔,细看琼屑点苍苔”作为结尾,表达出自己在这美丽风景中的愉悦心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通过对旅途和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增城访亲友道间作》是明朝诗人黎伯元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明朝中后期,具体年份不详。在这个时期,明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诗歌创作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在诗人的生活中,这个时期他可能正在家乡附近的增城县探访亲朋好友。在这段时间里,他可能遇到了一些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这使他更加珍视与亲朋好友的相聚时光。然而,世事难料,这次探访也让他意识到人生无常,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的诗篇。 当时的社会背景也与诗人的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明朝中后期,科举制度逐渐僵化,文人墨客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担忧日益加深。这种时代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黎伯元的创作风格和主题选择。在他的诗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亲朋好友的真挚情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