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区鲁卿聘士
雁书夕至慰孤吟,蝶梦宵驰折寸心。老蜃嘘楼波浪阔,白驹入谷树云深。百蛮风气嗟时变,一代英雄肯陆沉。见说盘中多隐所,卜居准拟傍幽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书信傍晚时分送达安慰孤独的吟诵,梦境夜晚奔驰抚慰心中深处。大海中的蜃景生成宏大的楼阁,奔跑的白马进入山谷深处的树木云雾中。感叹时代变迁各地的风俗习惯,一代英雄不会沉沦。听说山中有很多隐居的地方,准备在那里择居与幽静的山林为伴。
去完善
释义
1. 区鲁卿:即区志远,广东南海人。明初以明经仕国子博士,后被征召为编修。有作品传世。
2. 聘士:被聘请的人才。这里指区鲁卿被聘任为国子博士。
3. 雁书:即书信。古代传说鸿雁能传书,故称。
4. 蝶梦:这里指梦境。出自《庄子·齐物论》的“庄周梦蝶”故事。
5. 老蜃嘘楼:古人认为海市蜃楼是海中蜃龙吐气形成的。
6. 白驹入谷:化用《诗经·小雅·白驹》之诗意,比喻贤才隐居山林。
7. 百蛮风气:指各地的风俗习惯。百蛮,泛指各少数民族地区。
8. 一代英雄:指历代的英雄豪杰。
9. 肯陆沉:指英雄豪杰不可能永久埋没。
10. 盘中多隐所:指有很多选择隐居的地方。
11. 卜居:择地居住。
12. 幽岑:幽深的山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表达诗人寄给区鲁卿的祝愿与期待为核心,描绘了一幅梦幻般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忧虑和感慨。首联通过“雁书”和“蝶梦”两个意象,传达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的追求;颔联则通过对“老蜃嘘楼”和“白驹入谷”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辽阔而深邃的境界;颈联则借“百蛮风气”和“一代英雄”抒发诗人对社会风气和英雄命运的关切之情;尾联则以“盘中多隐所”和“卜居傍幽岑”表现出诗人对宁静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体现出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高尚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区鲁卿聘士》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黎伯元之手,创作于明朝永乐年间。
在这个时期,黎伯元一生辗转流离,曾任职于福建、广东等地,晚年寓居广东增城。他在诗歌创作上颇有建树,作品以表达人生哲理和描写自然景观为主。他忧国忧民,关注民间疾苦,这与他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在永乐年间,明朝正处于相对繁荣的时期。朱棣在位时,明朝经济和文化都有了较大发展,对外交流亦比较频繁。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当时科举制度已经逐渐走向腐败,许多士子为了谋求功名而不择手段,黎伯元对此现象深感痛心。
区鲁卿是黎伯元的友人,也是一位热衷于科考的士人。在这首诗中,黎伯元表达了对区鲁卿的关切之情,同时也通过诗句讽刺了当时科举制度的弊端。他借寄诗之口,提醒区鲁卿要坚守自己的品行,不要被世俗所玷污。这种关爱友人的诚挚情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力,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人文内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