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感兴

标题包含
感兴
雁泽秋风入浅斟,商歌激烈夕阳沉。青山犹是古人面,白水不同今日心。食肉有谋当报国,封侯无相盍投簪。草庐未必名湮没,何用栖栖梁父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大雁在湖泊边的秋风中觅食,商人在夕阳下唱出激昂的歌曲。青山依旧如古人所描绘的那般美好,但流水却不再像昔日那样纯朴。食肉的将士们应该用他们的智谋来报效国家,封侯的人也应该舍弃权位,过著普通的生活。即使住在简陋的茅屋中,也不一定会被人们遗忘,又何必像孔子一样忧虑世事而唱出悲伤的《梁父吟》呢?
去完善
释义
1. "雁泽秋风":字面意思是秋天的风在雁泽地带走过,此处可能暗示秋天的来临和作者身处的环境。雁泽可能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方或者具有象征意义的区域。 2. "商歌":商朝的歌曲,此处用作比喻激烈悲壮的音乐。 3. "青山犹是古人面":此处的青山可能象征着历史的见证者,就像古人在青山面前一样永恒不变。 4. "白水不同今日心":字面意思是在白水中可以看到今天人们的心境已经不同以往。白水可能是指河流或池塘等,这里借以表达心情的变化。 5. "食肉有谋当报国":食用肉食的勇者如果有谋略的话,应当去报效国家。这是说勇士要为国家做出贡献。 6. "封侯无相盍投簪":封侯是古代对官员的一种嘉奖,意为放弃归隐。这句是说如果想要封侯,那就没有什么必要再去放弃功名了。 7. "草庐未必名湮没":即使是简陋的茅屋也不一定就会被人遗忘。这里是告诫别人,不要轻视简陋之处。 8. "栖栖梁父吟":这是一种借用古人的说法,表示对自己的境遇感到悲伤。梁父吟是一种悲凉的歌曲,这里用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悲伤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首联以大雁、秋风、商歌等物象,营造了一个深沉而宽广的氛围。颔联借青山和白水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颈联则表达了诗人积极报国的壮志和对封侯的向往。尾联则以草庐为例,传递出诗人的自信与豪迈之情。整首诗情感充沛,语言质朴,表现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于事业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感兴》是唐代诗人黎伯元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贞观年间(627-649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 黎伯元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的生平事迹和诗歌成就都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点。他勤奋好学,博通经史,关心民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是一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在诗歌创作上,他以抒情言志为主,善于运用典故和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在这首《感兴》中,黎伯元通过对古代贤人仁者的赞美,表达了他对儒家道德观念的认同和对国家治理的思考。他认为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臣民的忠诚和智慧,而君主应该以身作则,以德治国,这样才能实现国泰民安的理想社会。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是黎伯元作为一名士人对自己社会责任的认识和践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