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读陆放翁诗

标题包含
读陆放翁诗
闲来朗诵剑南集,句律快心成感伤。才士无穷千载往,此翁自许一生狂。北征向后谁知杜,南渡以前无愧唐。三百篇中关治忽,须将世教验词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闲暇时阅读剑南集,诗歌韵律令人感到愉悦而又略带感伤。才华横溢的诗人世代流传,这位老者自认为自己一生狂放不羁。人们不知道杜甫在北征之后会如何发展,但在南渡之前,他无愧于唐代诗人的称号。在《三百篇》中体现了关注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必须用世俗教化去验证这些诗篇的价值。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陆放翁: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有《剑南诗稿》等著作。 2. 剑南集:指陆游的《剑南诗稿》。剑南是地名,位于今四川境内。陆游曾担任四川宣抚使幕僚,参议军务并担任过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等职。 3. 句律:诗句的节奏与韵律。 4. 快心:愉快的心情。 5. 才士:有才情的文人。 6. 无穷:数不尽。 7. 北征向后:指杜甫的诗歌《北征》。 8. 南渡以前:指南宋时期。 9. 三百篇:《诗经》共收录305篇诗歌,这里代指陆游的诗作。 10. 关治忽:关系国家的治理。 11. 世教:指儒家的伦理道德教育。 12. 词章:诗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读陆放翁诗》,表达了作者在阅读陆游(号剑南)诗歌时的感受和思考。首联提及作者闲暇时朗读陆游的诗集,感受到了诗歌优美的韵律和令人感动的意境;颔联则高度评价了陆游的才华及其对自己人生的执着追求;颈联通过对比杜甫和陆游的诗歌成就,以及唐朝与南宋的历史背景,表达了对陆游诗歌的高度认可;尾联则指出陆游诗歌的意义不仅在于文学价值,更关乎国家的治理和教育的弘扬。整首诗语言优美,结构严谨,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陆游诗歌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读陆放翁诗》,是明代诗人黎伯元在阅读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号放翁)的诗集后所作。这首诗创作于明朝中期,大约是在14-17世纪之间。在这个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较快,诗歌创作也较为繁荣。 陆游,生于北宋末年的动荡时代,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以收复失地为己任。他的诗歌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和民族使命感。而明朝诗人黎伯元在与陆游相隔数百年的时空里,却对这位古人的家国情怀产生了共鸣,表达了对他执着精神的敬仰之情。 在明朝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正面临着内外矛盾的交织。一方面,国内统治者腐化堕落,民不聊生;另一方面,倭寇频繁侵犯东南沿海,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面对这样的现实困境,黎伯元选择通过对陆游诗歌的解读来传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心,以及对民族尊严的关注。这首《读陆放翁诗》正是他抒发情怀、表达信念的重要作品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