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西湖次董养吾韵
荷花十里桂三秋,今日余杭负胜游。千古边疆开骆粤,一湖风景占罗浮。峰翔白鹤留坡老,水似愚溪待柳侯。东向幽亭寻野史,流芳南土几监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荷叶连绵十里,桂花飘香满三秋,今天在余杭游览赏胜景。千年边陲开通道路,一湖美景胜过罗浮山。山峰如飞翔的白鹤,留给诗人以灵感,溪水如同愚溪等待柳子厚光临。向东寻找幽静凉亭,研究野史,南方的土地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去完善
释义
1. 惠州:位于今中国广东省东南部,是古代九畿内地至南海的重要城市之一。
2. 西湖:此处指惠州西湖,是中国十大名湖之一,被誉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3. 董养吾:古人,生平事迹无考,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先贤。
4. 骆粤:古地名,可能指的是惠州的骆越之地,骆越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
5. 罗浮:山名,位于广东博罗县境内,是惠州西湖的著名景点。
6. 峰翔白鹤:暗含苏东坡的诗《前赤壁赋》中的“舞鹤”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东坡的敬仰之情。
7. 坡老:即苏东坡,他曾任惠州太守,曾在惠州西湖边建有坡仙祠。
8. 水似愚溪:暗含柳宗元的诗句“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中的“愚溪”意象,表达了对柳宗元的怀念之情。
9. 柳侯:即柳宗元,唐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谥号文惠侯。
10. 东向幽亭:指惠州西湖边的景物,如东坡纪念馆、白云寺等。
11. 野史:指非官方的历史记载,这里可能指的是有关苏东坡和柳宗元在惠州活动的记录。
12. 流芳南土:形容苏东坡、柳宗元等人的美德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13. 几监州:表示惠州历史上曾有多位监州,但具体人物不详。
去完善
赏析
《惠州西湖次董养吾韵》黎伯元这首诗歌描绘了惠州西湖的美景和历史文化底蕴。诗人通过对比杭州的西湖和惠州的西湖,表达了对自己所在地区的骄傲和热爱之情。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白鹤、愚溪等的赞美,展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陶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惠州西湖次董养吾韵》是明代诗人黎伯元所创作的一首描绘惠州西湖美景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黎伯元作为明朝的文人,一生经历了科举、为官、退隐等人生阶段。他在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取得了举人的功名,后来在地方担任过官职。然而,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也曾因触怒权贵而被贬谪。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挫折后,他逐渐对官场产生厌倦,最终选择归隐田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在明朝嘉靖年间,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人民生活较为安定,文化艺术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这一时期,文人墨客纷纷出游,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创作了许多描绘山水风光的诗篇。惠州西湖作为江南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文人前来游玩和创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黎伯元来到惠州西湖,欣赏这里的美景,抒发自己的感慨。他借景抒情,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