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神符山乡避寇效杜少陵同谷七歌 其三

标题包含
神符山乡避寇效杜少陵同谷七歌 其三
有弟有弟兮雁行,三人将老一弟亡。谁知生别成永诀,魂招不来我涕滂。鹡鸰在原心衋伤,况我飘泊值寇攘。呜呼三歌兮歌且止,苍生无数遭兵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的弟弟们像大雁排成一行,我们三个人将要老去,而一个弟弟已经离世。谁能想到生死离别竟然成为永久的诀别,我无法招回他的灵魂,只能泪流满面。鹈鹕在原野上悲伤地鸣叫,更让我在战乱中感到漂泊无依。唉,我要唱三支哀歌,歌声到此为止,有多少苍生死于战争啊。
去完善
释义
1. 有弟有弟兮雁行:雁行,指大雁飞行时的队列,这里用来形容兄弟间的亲密关系。这句诗是说作者有两个弟弟,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同大雁一样紧密。 2. 三人将老一弟亡:这句诗是说三个人将要老去,但其中一位弟弟却不幸去世。 3. 谁知生别成永诀:这句诗是说谁能料到活生生的人离别竟成了永远的诀别。 4. 魂招不来我涕滂:这句诗是说作者试图召唤去世的弟弟的灵魂,却无法成功,因此不禁痛哭流涕。 5. 鹡鸰在原心衋伤:这句诗中,鹡鸰是一种鸟,在原意为在平原上。这两句诗是用来形容作者在失去弟弟后的悲痛心情。 6. 飘泊值寇攘:这句诗是说作者在漂泊的过程中遇到了战乱。 7. 苍生无数遭兵死:这句诗是说在战乱中,许多百姓都死于非命。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黎伯元以深沉的感情描绘了兄弟之间的生离死别。他以“有弟有弟兮雁行”开篇,表达了兄弟间深厚的感情。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他失去了其中的一个弟弟,这让他悲痛欲绝。“谁知生别成永诀,魂招不来我涕滂”两句,表达了诗人失去弟弟的极度悲伤和对生命无常的无奈。同时,诗人也借用了《诗经·小雅·鸰在原》中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手足之情的重要性。 在描述了失去弟弟的悲痛后,诗人又将视角转向了战乱中的百姓。他痛恨战争,对无辜的生灵表示同情。诗人用“呜呼三歌兮歌且止,苍生无数遭兵死”结尾,既是对失去弟弟的哀叹,也是对战争中无辜百姓的哀悼。整首诗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神符山乡避寇效杜少陵同谷七歌 其三》是明朝诗人黎伯元创作的一首古体诗。创作时间大约在明朝末期,也就是15世纪至17世纪之间。当时正值国家动乱时期,盗寇横行,百姓生活困苦。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诗人黎伯元身处乱世,亲眼目睹了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他痛心疾首,决心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反映现实,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因此,在这首诗中,黎伯元借用了杜甫的《同谷七歌》来表达自己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诗人描述了自己在神符山乡的避难经历,表达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盗寇横行、民不聊生的愤怒和痛恨。在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情怀,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