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用郑梅园大尹自述韵

标题包含
用郑梅园大尹自述韵
官闲世运忆重熙,几夕华胥入梦稀。归里尽高彭泽节,题诗不比永嘉时。还寻旧约同年乐,谁画流亡民色饥。千载橐金羞不掩,饮泉风概自家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闲暇时刻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已好久没有美梦成真。回到家乡过着如陶渊明般的高尚生活,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热衷于写诗。回顾往昔的快乐时光,谁能描绘出民众流离失所、忍饥挨饿的景象呢?千年之后,即使财富再多也难以掩盖羞愧之情,饮水思源的风貌只有自己知晓。
去完善
释义
1. 重熙:指美好的年代或盛世。 2. 华胥:传说中的理想之国。 3. 彭泽:这里指的是陶渊明,他曾担任彭泽令,以高洁之志著称。 4. 永嘉:东晋时期,因为战乱大量人口迁徙到永嘉郡。这里比喻战乱频仍的时期。 5. 同年:科举考试同榜及第者。 6. 流亡:因战乱或灾害而离开家园的人们。 7. 民色饥:民众面有饥色,形容生活困苦。 8. 橐金:装钱的袋子。这里指的是收受贿赂。 9. 饮泉风概:指廉洁的品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用郑梅园大尹自述韵”,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回顾以及对国家、民众的关注和忧虑。首联描述了诗人远离政治纷争,回忆起曾经在国家繁荣时期为国效力的日子。颔联则表达出诗人虽然离开了官场,但仍保持着高尚的品格,以及写诗时的情怀与当时的永嘉人有所不同。颈联则以寻找过去的约定以及关注民生疾苦表达了对百姓的关爱和对同僚的期望。尾联通过指出自己虽贫穷却坚持清廉的品质,展现了诗人坚定的风骨和高尚情操。整首诗既有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状况的关切,更展现出诗人自身的品质和风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用郑梅园大尹自述韵》是明朝诗人黎伯元的作品。创作时间为明朝时期,大约在15世纪中期。在那时,中国正处于明朝的繁荣期,社会相对稳定,文化事业得以发展。 在这段时间里,黎伯元的人生际遇可谓波折。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学习勤奋,博览群书,但仕途不顺。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能及第,这使他感到苦闷和无奈。然而,这种经历并没有消磨他的斗志,反而激发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他游历名山大川,结交文人墨客,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明朝实行科举取士制度,士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成为国家栋梁。然而,这种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许多才华横溢的人才因种种原因无法脱颖而出。这使得一些文人志士对现实感到不满,但他们又无力改变现状,只能寄情于山水诗酒之间,寻求心灵的慰藉。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黎伯元创作了这首《用郑梅园大尹自述韵》,表达了他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以郑梅园的经历作为引子,抒发了自己对功名事业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认可和自信,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