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

标题包含
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孝祥(1538年-1610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又号于湖山人。他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与文徵明、祝允明、唐寅并称为“江南四大才子”。 张孝祥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诸红华
去完善

译文
我渴望驾着清风远去,像祖逖那样在江心击打船桨立下誓言,决心为国效力。
诸红华
去完善
释义
赤壁矶:三国赤壁之战遗址;肥水桥:淝水之战遗址。
诸红华
去完善
赏析
上阕开篇描绘了一幅战后平静的画面,“雪洗虏尘静”点明胜利后的清新气象,“风约楚云留”则增添了一份悠然自得的氛围。随后通过“吹角古城楼”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种苍凉而雄浑的情绪之中。“湖海平生豪气”三句展现了作者胸中的壮志豪情,以及对当前局势的关注。最后两句“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又把视野拉回到现实,表达对洞察世事、奋勇向前的喜悦。 下阕转入怀古,追忆历史上两位英雄人物——周瑜和谢安。他们年轻有为、功成名就的形象跃然纸上。“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两句借景抒情,通过对赤壁和淝水两个著名战场遗址的描写,引发人们对往昔辉煌岁月的无限遐想和深沉感慨。结尾“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以祖逖北伐的决心自喻,表明自己愿为国家复兴贡献一切的坚定信念。 整首词结构严谨,情感跌宕起伏,既有对历史的缅怀,又有对现实的关注,更有对未来理想的执着追求,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诸红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正值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宋军在采石矶取得大捷。张孝祥时年三十岁,正处于仕途上升期,听闻这一振奋人心的胜利消息后,他怀着满腔豪情写下了这首壮怀激烈的词作。此时的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词人既为抗金胜利欢欣鼓舞,又感于历史兴衰,抒发了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英雄逝去的无限感慨。
诸红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