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雪洗净战尘,静谧安宁;风中约定,楚云停留。谁人为此写下悲壮诗篇,吹响号角于古老城楼?江湖广阔,平生意气豪放,而今故地重游,燃灯夜读壮烈事迹。犹记得古人英勇故事,点燃犀牛角,激起的骇浪直指天际。
回想当年,周公瑾和谢玄风华正茂,勇敢善战,大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无人能敌。赤壁矶头落日余晖,肥水桥边芳草萋萋,唤起无限愁绪。我愿乘长风破浪前行,鼓起勇气、激励斗志,重现先辈豪情。

去完善
释义
1. 采石:采石矶,位于今安徽省马鞍山市。
2. 雪洗虏尘:指金兵被宋军击败。
3. 风约楚云留:借喻胜利的景象。
4. 何人:作者自问。
5. 角:号角。
6. 湖海:指作者自己的豪情壮志。
7. 关塞:边疆要塞。
8. 剪烛:照亮,引申为照耀。
9. 吴钩:剑。
10. 燃犀处:传说古代温峤在牛渚燃犀角照水中怪物,比喻战胜敌人的壮举。
11. 周与谢:周瑜和谢玄,两位历史上的著名将领。
12. 富春秋:年轻有为。
13. 小乔初嫁:东汉末年的美女小乔刚刚出嫁。
14. 香囊未解:解,指的是解开。香囊未解即还没有打开香囊。这里代指小乔刚刚成为新娘子,意指新婚燕尔的甜蜜时光。
15. 勋业:功勋和事业。
16. 优游:生活从容。
17. 赤壁矶头:赤壁之战的古战场。
18. 肥水桥边:东晋谢玄在淝水之战中的古战场。
19. 唤人愁:指战争引发的悲伤和忧虑。
20. 我欲乘风去:意为我渴望能够像古人那样英勇。
21. 击楫誓中流:借用祖逖击楫渡江的故事,表达立志报国的决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起句描绘了战争胜利的景象,“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以白雪衬托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宝贵。作者通过“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了战斗的激情和壮志豪情。
紧接着“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表现了词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即便身处险境仍心怀家国天下的气概。而“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则是对胜利场景的艺术升华,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下阙回顾了古代的英雄人物,如周瑜、谢玄,他们以俊美的容貌和骄人的战功为世人所称赞。然而时间的流逝,让赤壁矶头的落照、肥水桥边的衰草都变得遥不可及,引起了人们对英雄的哀思。结尾的“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向往之情,更寄托了他期望恢复国势,击败敌人的决心。
全词慷慨激昂,充满豪情壮志,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这首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是南宋著名词人张孝祥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61年,即南宋绍兴三十一年。此时金国和南宋在长江流域的战争正处于胶着状态。
这一时期,张孝祥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担任建康留守,负责军事事务,并在采石矶战役中取得了重要胜利。这段辉煌的经历使他对国家命运产生了深刻感悟,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这一时期,南宋政治腐败,百姓疾苦。金国的侵略使得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民族矛盾激化使得南宋抗金力量逐渐崛起,这为张孝祥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素材。
结合上述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张孝祥在《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一词中表达了对抗金胜利的喜悦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在词中写道:“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鬓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这些诗句既展现了他的英勇形象,又表现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