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青芝村观晦梅
梅花树下春风静,苔荒荠老围春井。
山翁汲泉点茶水,触残花下玲珑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安静的梅树下,春风轻拂;苔藓铺满井口,荠菜渐渐老去。
老翁从山中取泉水煮茶,茶水的倒影映着飘落的花瓣,显得格外玲珑可爱。
去完善
释义
"晦":这里是通假字,同“霉”,指阴暗潮湿的梅树。
"青芝村":地点名,在江苏省苏州市附近。
"苔荒荠老":描绘了春天时,梅树周围长满了苔藓和荠菜的场景。
"山翁":山上居住的老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春井":春天时水位上升的水井,此处的井水用以泡茶。
"触残花下玲珑影":描述山翁在水边倒影中看到了自己在梅花树下汲泉点茶的身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诗人首先描述了在梅花树下的宁静气氛,接着通过苔藓和荠菜的生长来表现春天即将来临的迹象。然后,他描绘了山翁在取泉水烹茶时,触碰到花瓣的情景,这一细节凸显了梅花的精致之美。整首诗以细腻的手法展现了春天的静谧与生机,同时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青芝村观晦梅》是南宋诗人释永颐创作的一首咏梅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具体年份不详。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外有金、元的侵扰,内有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等问题。
释永颐作为一位出家人,他的生活本应与世俗隔绝,但在这一特殊时期,他也受到了外界的影响。他在青芝村观晦梅时,看到了梅花凋零的景象,引发了深沉的感慨。
在当时,青芝村可能是一个避世的地方,释永颐在此找到了内心的宁静。然而,他仍然无法摆脱时代的困境,因此在诗中表现出了忧虑和感慨。他以晦梅为象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总的来说,《过青芝村观晦梅》这首诗是在南宋末年这个动荡时代背景下创作的。释永颐通过描绘晦梅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这个时代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