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忆湖上诸山
山中夏日足幽娱,葛帔藤床诵宝书。
白拂惹云黏几案,清香缘竹上空虚。
草堂夜月秋花近,水阁晨霞夕霓疎。
遥忆钱唐旧朝寺,绕湖钟梵早凉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山林间度过清凉的夏日,披戴着葛麻做的衣袍和藤木制的卧具,手中诵读着珍贵的古籍。轻轻拂动的白拂在空中舞动,似乎粘住了云彩,使其停留在书案旁。清新的香气从翠绿的竹林中升腾而起,弥漫在空寂之中。夜色下的草堂伴随着月光和秋天的花朵,水阁则在晨光和晚霞的照耀下显得稀疏而明亮。回想起曾经的杭州古寺,湖边的钟声和诵经声在早晨凉爽的空气中回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湖上诸山:指位于杭州西湖周边的山脉。
2. 葛帔藤床:葛帔,用葛布制成的披肩;藤床,用藤条制作的床铺。这里形容山中的简朴生活。
3. 宝书:珍贵的书籍。
4. 白拂:佛教中的拂尘,用于驱除灰尘。这里指代僧人的日常生活。
5. 粘:沾染。
6. 几案:书桌。
7. 清香:此处指代寺庙的诵经声。
8. 缘:沿着。
9. 空:天空。
10. 虚:空旷。
11. 草堂:简陋的茅屋。
12. 夜月:夜晚的月光。
13. 秋花:秋天的花朵。
14. 水阁:临水的楼阁。
15. 晨霞:早晨的彩霞。
16. 夕霓:傍晚的彩霞。
17. 疎:稀疏。
18. 钱唐:即钱塘江,位于中国浙江省。
19. 旧朝寺:古代的寺庙。
20. 钟梵:钟声与梵唱,泛指寺庙的诵经声。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初秋时节诗人怀念湖上诸山的诗歌。诗中通过对山中夏日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诗词的热爱。通过描绘白拂、清香、草堂、水阁等景物,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其美的欣赏。最后,诗人遥忆钱塘旧朝寺,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初秋忆湖上诸山》是南宋诗人释永颐的一首抒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理宗时期(公元1246-1264年)。
释永颐,字山姜,号云卧,祖籍钱塘,后迁居湖州乌程。他在年轻时即入佛门,成为禅宗高僧,后因战乱流离至福建武夷山,在武夷山四十年间曾两次主持寿昌寺,后又移居福州北禅寺。
在这个时期,南宋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北方的金国对南宋虎视眈眈,而南方的农民起义军如红袄军、赤眉军等也给南宋政权带来了巨大压力。与此同时,朝廷内部党争激烈,权臣贾似道当政,朝政腐败,民生疾苦。释永颐作为一位关注民生的高僧,对此深有感触。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释永颐创作了这首《初秋忆湖上诸山》,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事的忧虑。诗句描绘了湖上诸山的美丽风光,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同时又通过对“鸣笳催暮”、“片帆天际”等景象的描绘,透露出诗人对战乱和离乱的忧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