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福州东禅寺

标题包含
福州东禅寺
瓯闽在郊外,师院号东禅。物得居来正,人经论后贤。 瓟槽柳塞马,盖地月支綖。鹳鹊尚巢顶,谁堪举世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瓯闽之地位于郊区,而那所学校被称为东禅。在这里万物生长得正当其时,人们在经过学习和讨论后,才能成为优秀的后人。 竹枝柳树下边养着战马,银色的月光洒满大地。鹳雀还在头顶筑巢,谁能被世人广为流传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福州:位于今福建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2. 东禅寺:福州的一处寺庙。 3. 瓯闽:即瓯越和闽越,古代南方的两个部族,此处泛指福建一带。 4. 师院:佛教寺庙,这里指东禅寺。 5. 居来正:指物得其正,意指一切事物都各得其所,和谐有序。 6. 论后贤:指经过辩论得到的后世的贤明之人。 7. 瓟槽柳塞马:指用葡萄藤制作的马槽,马匹在柳树丛生的边界处休息。 8. 月支綖:月支,古国名,此处借指月亮;綖,古代丝织品的一种,此处形容月光如丝。 9. 鹳鹊尚巢顶:鹳鹊仍然在山顶上筑巢。 10. 举世传:被全世界所熟知和传播。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东禅寺景色的古诗,诗中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景物描绘,展现了东禅寺的历史底蕴和自然风貌。诗人周朴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将东禅寺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首联“瓯闽在郊外,师院号东禅”,描述了东禅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氛围。瓯闽位于郊外,意味着这里的寺庙远离尘嚣,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师院号东禅,则强调了寺庙的历史和地位。 颔联“物得居来正,人经论后贤”,是对东禅寺僧侣生活的写照。物得居来正,表达了僧侣们在这里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心灵得到了净化。人经论后贤,则说明了这里的僧侣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出来的精英,他们通过学习和研究经典,成为了有德之人。 颈联“瓟槽柳塞马,盖地月支綖”,描绘了东禅寺周围的景色。匏槽柳塞马,形象地展示了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盖地月支綖,则表现了寺庙的雄伟壮观。这两句诗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还为读者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 尾联“鹳鹊尚巢顶,谁堪举世传”,则是诗人对东禅寺未来的期许。鹳鹊尚巢顶,寓意着寺庙的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谁堪举世传,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东禅寺能够发扬光大,成为世人皆知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东禅寺的描绘,展现了寺庙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的美好愿景。这首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福州东禅寺》是唐代诗人周朴在永泰年间创作的咏史怀古诗。这首诗歌描绘了东禅寺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唐末战乱纷飞的时期,周朴作为一名隐逸诗人,身处山林之间,心中却忧国忧民,这首诗就是他抒发壮志豪情和感慨人生无常的作品。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周朴正值壮年,他远离尘世纷扰,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然而,唐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民生疾苦,这些都让周朴忧心忡忡。他的许多诗篇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 此外,唐朝末期,佛教文化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许多寺庙成为文人墨客的寄托之地。东禅寺作为福州地区著名的古刹,吸引了无数游人香客。周朴在游览东禅寺时,深感其历史悠久、建筑精美,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