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赴临台立马待漏口号寄弟群
上陌行初尽,严城立未开。人疑早朝去,客是远方来。
伏奏徒将命,周行自引才。可怜霄汉曙,鸳鹭正徘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临台:指诗人兄弟所在的官署。
2. 马上:在马背上,这里指骑马前往。
3. 待漏:古代官员等待朝见时称为待漏,因时间过早,故称。
4. 口号:即口占,随口吟成。
5. 寄:寄赠给。
6. 群:诗人弟弟的名字。
7. 上陌:指通往皇宫的道路。
8. 行初尽:道路刚刚走完。
9. 严城:指皇城。
10. 立未开:城门还未开启。
11. 人疑早朝去:人们在怀疑是不是为了早早朝见而离去。
12. 客是远方来:客人是从远方来到这里的。
13. 伏奏:下对上陈述事情。
14. 徒将命:白白地听从命令。
15. 周行:泛指朝廷百官。
16. 自引才:自己主动推荐人才。
17. 可怜:值得同情。
18. 霄汉曙:天边的曙光。
19. 鸳鹭:这里指朝廷的官员。
20. 徘徊:犹豫不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早赴朝廷的情景,以及诗人在此过程中所见的景物和心境。“上陌行初尽”一句中的“上陌”指的是去往都城的道路,“行初尽”则意味着诗人即将抵达目的地。而“严城立未开”则是形容都城城门紧闭,还未开启的景象。接下来的“人疑早朝去,客是远方来”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其他官员的想象:他们可能是为了早早上朝而去,而我这个远方的客人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在“伏奏徒将命,周行自引才”这两句中,“伏奏”是对皇帝上奏的过程,“徒将命”则暗示了诗人并未因才能而被任用;“周行”则代表了朝廷的官员,“自引才”则是诗人期望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被发掘的意思。最后两句“可怜霄汉曙,鸳鹭正徘徊”中,“可怜霄汉曙”形象地描绘了曙光初现的天际景象,而“鸳鹭正徘徊”则借鸳鸯、白鹭等鸟类在天际飞翔的形象,暗含了诗人自己对前程未卜的忧虑。整首诗以早朝为主线,既展现出了诗人坚定的职业信仰,又表现了他对自己未来的期待与担忧,充满了浓厚的人生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早赴临台立马待漏口号寄弟群》是唐代诗人窦牟的作品,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
在这个时期,窦牟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曾因才华出众而受到皇帝的赏识,担任朝廷要职,但在政治斗争中受到了排挤,失去了官职。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弟弟窦群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政治生活中的无奈和失落。
这个时代,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恢复期,国家局势相对稳定。但政权内部依然存在着矛盾和斗争,皇权削弱,宦官势力逐渐崛起,对朝政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如窦牟一样,无法施展抱负,只能在诗歌中抒发自己的情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