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中书六舍人二十韵
有事郊坛毕,无私日月临。岁华春更早,天瑞雪犹深。
玉辇回时令,金门降德音。翰飞鸳别侣,丛植桂为林。
粉泽资鸿笔,熏和本素琴。礼成戎器下,恩彻鬼方沈。
麟爵来称纪,官师退绝箴。道风黄阁静,祥景紫垣阴。
寿酒朝时献,农书夜直寻。国香煴翠幄,庭燎赩红衾。
汉魏文章盛,尧汤雨露霃。密辞投水石,精义出沙金。
宸扆亲唯敬,钧衡近匪侵。疾驱千里骏,清唳九霄禽。
庆赐迎新服,斋庄弃旧簪。忽思班女怨,遥听越人吟。
末路甘贫病,流年苦滞淫。梦中青琐闼,归处碧山岑。
窃抃闻韶濩,观光想韎任。大哉环海晏,不运算元牟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完成了郊外的祭祀活动之后,我们并无任何私心杂念,就像太阳和月亮照临万物一样公正无私。春季比往年提前到来,春天的气息仿佛扑面而来;而天上的雪花依然纷纷扬扬,好似上天带给我们的祝福。皇帝乘坐着玉辇回到了宫中,金门内传来了德音,使人们感受到皇帝的仁爱。孔雀鸾鸟离开了它们的伴侣,桂花树聚成了树林,这都是自然界的生动景象。皇帝身边的文人用他们的笔墨记录下了这一切,皇帝则用心弹奏素琴,向天地传达他的德音。礼仪结束后,兵器入库,远离战争;皇帝的恩情也直达遥远的边疆,使得那里的人们得以安居乐业。皇帝的仁爱和智慧都得到了体现,官员们也因此不再需要箴谏。在黄阁里,皇帝的风度安静而又威严;紫垣中,吉祥的景象让人心情愉悦。每天早晚都有献上美酒和农书的仪式。国家的花朵在翠绿的帐幕里绽放,庭院里的火把照亮了红衾。汉朝和魏朝的文章如此繁盛,犹如尧舜时代的雨露滋养万物。秘密的奏折如同投入河中的石子,无人在意;而那些深奥的经文就像是河底的沙金,值得深入挖掘。皇帝对每个人都尊敬亲近,没有一点的侵犯之意。那些能日行千里的马匹,以及善于歌唱的飞鸟,都是国家的财富。新服饰带来了喜悦和希望,而斋戒和庄重则使我们舍弃过去的俗世烦恼。突然间想起了班婕妤的哀怨,又似乎听到了越人的悲歌。人生的最后阶段可能充满了贫穷和疾病,但流年却给我们带来了苦难和停滞。在梦中我徘徊在皇宫的大门之间,但在现实中我却要回到那青山绿水之处。听到那悦耳的音乐,我会由衷地感到欢喜;想到可以参观皇帝所在的宫室,我会充满期待。这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四海之内皆平安,不用劳心费神地算计。
去完善
释义
1. 郊坛:古代皇帝祭天地神灵的地方。
2. 日月临:出自《诗经·小雅·小明》“二日并出”。
3. 玉辇:皇帝的座车。
4. 金门:汉代宫门名,此代指皇宫。
5. 翰飞鸳别侣:比喻文人各奔前程。
6. 粉泽、熏和:都是指皇家的恩典与宽容。
7. 麟爵:指有功德的人。
8. 鬼方:原是北方的部落,这里借指边远地区。
9. 黄阁:汉代丞相的府第,此处代指朝廷。
10. 紫垣:皇宫。
11. 寿酒:祝寿的酒。
12. 农书:古书名,描述农业知识。
13. 国香:形容皇帝居所的香气。
14. 密辞:隐含之意。
15. 精义:深刻的道理。
16. 宸扆:皇帝的座位。
17. 钧衡:指宰相的职位。
18. 千里骏:指人才。
19. 清唳九霄禽:指人才的声音。
20. 庆赐:皇帝的赏赐。
21. 斋庄:古代文人读书的地方。
22. 班女怨:指的是《诗经·邶风·柏舟》一诗。
23. 越人吟:引自古诗《越人歌》。
24. 青琐闼:汉朝宫殿的大门。
25. 韶濩:古代的颂歌。
26. 观光:指游览名胜古迹。
27. 贾任: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精通礼仪。
28. 大哉环海晏:赞美国家繁荣昌盛。
29. 不运算元牟心:意指不再计算个人的忧虑。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元日盛况的诗作。诗人以磅礴的笔触,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春天的美好、皇家的气派以及国家的繁荣昌盛。诗句华丽典雅,节奏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诗人在赞美国家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愿为国家尽忠尽职的心声。全诗感情真挚,气势恢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名为《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中书六舍人二十韵》,由唐代诗人窦牟创作于贞元三年(787年)。在这个时期,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逐渐走向衰落,社会动荡不安。
窦牟在当时担任起居郎一职,负责记录皇帝的言行和朝政大事。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对于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职责有着深深的忧虑。然而,在新年伊始,听闻朝廷举行盛大礼仪,窦牟的内心涌现出一种喜悦和希望。
这首诗是窦牟写给翰林四学士和中书六舍人的,他们均为当时的文人和官员,共同肩负着国家振兴的重任。在诗中,窦牟表达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朝廷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