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怨为汪耘业赋
峥嵘岁事春将至,寂寞梅花雪失期。
独有垂杨伴幽怨,岂堪临水折长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春天即将来临的这个特别时期,寂寞的梅花与雪失约了。只有那垂柳陪伴着它的幽怨,但又如何能忍受在水边折下它的长枝条呢?
去完善
释义
1. "峥嵘岁事":指岁月流逝的沧桑之感,这里借以表达对时间的感慨和对春天的期待。
2. "春将至":指春天即将来临。
3. "寂寞":表达了梅花孤独的处境。
4. "雪失期":指降雪没有如约而至,导致梅花的开放受到影响。
5. "垂杨":柳树的一种,因其枝条下垂,故称。这里是用来形容陪伴梅花的情景。
6. "幽怨":表达梅花的哀怨之情。
7. "岂堪":表示难以承受。
8. "临水":指靠近水源的地方。
9. "折长枝":形容对梅花的攀折。
去完善
赏析
《梅花怨为汪耘业赋》是南宋诗人陈起所作的一首咏物诗。在这首诗中,陈起以梅花的口吻表达了春天即将来临,但雪花却迟迟未到的无奈与幽怨。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垂杨、垂柳和水边等景致,进一步突显了梅花的孤独与无助。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梅花怨为汪耘业赋》是南宋诗人陈起的诗作,创作于南宋宁宗时期(1195-1224年)。
陈起在南宋时期以诗歌著名,他出身贫寒,却才华横溢。这首诗是在当时国家动荡、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孤独与哀怨,表达了对汪耘业的同情和对时局的忧虑。
在南宋宁宗时期,国家政治腐败,官僚腐化堕落,民生疾苦严重。陈起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对这种现状深感痛心。他在诗中以梅花比喻汪耘业,表达了他对这个时代的感慨和对朋友的关爱。同时,他也借梅花之口,发泄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愤懑和不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