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
信步过高岗,随僧到上方。
泉浸松迳润,风出稻畦芗。
地险人谁问,山深屋亦藏。
惜无碑可考,创立自南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漫步走过高高的山岗,跟着僧人走向山顶之处。
清泉浸润了松树的幽径,湿润而清新;风吹过稻田散发出阵阵香气。
地势险要,很少有人关注,深山之中,房屋也掩映其间。
可惜没有石碑可以查证,创建时间是从南唐时期开始。
去完善
释义
1. 高岗:高山峻岭之地。
2. 随僧:跟随僧人。
3. 上方:佛家指天上之极乐世界或禅林中师尊所在的上院。
4. 泉浸松迳润:泉水滋润着松树下的道路。
5. 稻畦芗:稻田的香气。
6. 地险:地势险要的地方。
7. 人谁问:无人过问。
8. 山深屋亦藏:山中幽深,房屋藏于其中。
9. 惜无碑可考:可惜没有碑文可供考察。
10. 南唐: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政权。
去完善
赏析
《信步》一诗以信步至高岗为背景,随着僧人一起到达了上方。诗人通过描绘泉水的滋润、风声的吹拂以及险峻的地势和深藏的山居,表达了高岗风光的独特之美。其中“地险人谁问,山深屋亦藏”一句尤为生动形象,展现了一幅寂静山林的画面。尽管没有石碑可以考证,但据说这座庙宇创建于南唐时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信步》是南宋诗人陈起所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晚期。陈起是当时的著名文人,以诗歌、散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人生哲理。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受到后世诗人的推崇。
在创作《信步》时,陈起正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当时,金国入侵南宋,国家局势紧张。然而,陈起并未被时代的不幸所影响,他选择寄情于山水之间,通过观察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这首诗中,陈起通过对春日桃花、绿叶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信步》的创作时期,南宋社会政治腐败,科举制度弊端重重,许多有才华的文人得不到重用,生活潦倒。陈起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也曾在科举考试中屡遭挫折。然而,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继续坚持文学创作,用自己的诗篇传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时代的批判。
总的来说,《信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挑战的时代。诗人陈起在这样的环境中,既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又发掘出了大自然的美丽。他用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世界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