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别李元中宣德
旧闻诸李隐龙眠,伯时已老元中少。
一行作吏各天涯,故人落落疎星晓。
西山影里识君面,碧照草江眸子瞭。
向来问道渺多岐,只今领略归玄妙。
老凤垂头噤不语,古木查牙噪春鸟。
身在幕府心江湖,左胥右律但坐啸。
第愁一叶钓渔舟,不容七尺堂堂表。
我今归卧翠谷云,君应紫禁莺花绕。
相思有梦到茅斋,细雨青灯坐林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听闻众人都藏匿在龙眠之地,那时李白已年老而人们较少谈论他。因做官而在天涯奔波,故友稀少如同疏星黎明。在西山的影子中识得您的容颜,碧海照耀着草木,您的眼神明亮。我们过去经常讨论各种深奥的问题,现在只能领悟其中的微妙之处。犹如老凤凰低头沉默不语,古老的树木上春鸟喧嚣不已。虽然身处衙门,心中仍牵挂江湖生活,左边是史书右边是法律却只是坐着长啸。让人忧虑的是那小小的钓鱼船,无法容纳七尺之躯的高大形象。现在我正躺在家中与云雾为伴,而您应该在皇宫中欣赏繁花似锦的美景吧。在梦中,我们相思念绪来到了这茅屋之中,在细雨蒙蒙、灯光微弱的树林深处,一同坐下来谈心。
去完善
释义
1. 龙眠:指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北的龙眠山,这里代指隐居于该地的李白等名士。
2. 伯时:即李公麟,字伯时,北宋著名画家,与苏轼、黄庭坚等人交好。此处借指已经年老的李元中。
3. 西山:在江西省南昌市西,又称滕王阁。
4. 碧照草江:描绘长江边上风景如画的美景。
5. 向来:指过去的时光。
6. 多岐:意指有很多歧路,这里比喻人生道路的选择。
7. 领略:了解领悟。
8. 老凤垂头:形容年老的凤凰低头不语,这里借指老年时期。
9. 古木查牙:指古老的树木发出新芽。
10. 幕府:指官署或地方行政机构。
11. 心江湖:内心向往江湖生活。
12. 左胥右律:古代太史令的助手,此指官员。
13. 第愁:只担心。
14. 钓渔舟:借指隐逸生活。
15. 七尺堂堂表:高大的形象。
16. 归卧:回归山野的隐居生活。
17. 翠谷云:指山林中的美景。
18. 紫禁:皇宫。
19. 莺花:比喻春天的美景。
20. 茅斋:简陋的茅草屋,此处借指自己的居所。
21. 林杪:树林的顶端。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离别、友情和对理想的追求的诗词。诗人以自然的意象描绘出与友人别离的情景,以及他们各自的理想和追求。开篇“旧闻诸李隐龙眠”暗示了诗人和友人的出身和抱负;“一行作吏各天涯”则表达了他们各奔前程的无奈。接下来,“西山影里识君面”和“碧照草江眸子瞭”分别通过山影和碧照表达出诗人在临别之际对友人的深刻印象和美好祝愿。诗人用“向来问道渺多岐,只今领略归玄妙”来表达他们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遇到的困惑和坚定的决心。接下来的诗句“老凤垂头噤不语,古木查牙噪春鸟”则寓意着他们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在结尾处,“我今归卧翠谷云,君应紫禁莺花绕”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离别友人的感人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豫章别李元中宣德》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朝末年,具体年份已不可考。这一时期,宋朝国势渐衰,外患内忧不断,政治局势动荡不安。诗人在此背景下,写下了这首表达离别情感的诗歌。
诗人林之奇,字子野,号紫霞居士,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及宋高宗四朝担任要职,政治生涯丰富。林之奇年轻时便以文学才华闻名于世,他的诗歌作品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深受时人喜爱。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历史的大转折阶段,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扰,中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朝廷内部党派纷争激烈,政局不稳。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文人士大夫们的命运也充满了波折。
《豫章别李元中宣德》这首诗正是诗人林之奇在离别友人李元中的情景下创作的。诗中以“江头烟雨满沙汀”的景象描绘了离别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