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

标题包含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
人生交分耻苟合,贵以道义久可要。 薄俗盈虚逐势利,清风緜邈日已凋。 长吟宇宙独引领,浩浩万古与我遥。 安得此身有两翅,飒然远举随风飙。 近逢公素我同好,厌愤偷俗常鬰陶。 君方调官镇京口,我以重罪废本朝。 身虽俱在大江外,不得会合烦相邀。 秋风八月天地肃,千里明回草木焦。 夕霜惨烈气节劲,激起壮思冲斗杓。 岂如儿女但悲感,唧唧吟叹随螳蜩。 拟攀飞云抱明月,欲踏海门观怒涛。 念君治所近不远,江山蟠辟气象豪。 楼头阴明变霞雾,槛下日夕鬭蜃蛟。 便将一往刷滞闷,去兴草茁不可薅。 呼儿襥衣办舟楫,一日百里岂惮劳。 君方酒酣亦思我,奔墨纸上为长谣。 上言风物丽复壮,下述宴集乐且遨。 意我羁愁正无赖,欲以此事相夸招。 此篇笔绝墨未渗,我舟适到范老桥。 古人千里有神会,以兹可信非相辽。 倜然不以穷见弃,旷然不以位自骄。 开缄朗咏毛发竦,通夕噤痒睫不交。 病膜谁将宝篦刮,痒背恰得仙人抓。 长川奔浑走一气,巨镇截嶭上赤霄。 又如阴云载雷电,光怪迸漏不可包。 惊呼叹伏已不暇,焉敢有意急其高。 却疑欺我老困顿,故作大句来相鏖。 近罹罪辱舌虽在,每避嫌谤口已胶。 更遭掀搅岂不畏,欲取笔砚俱焚烧。 既承嘉命敢无报,将吐复茹移昏朝。 留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人生中与人的交往, 应当鄙夷苟且的迎合,珍视道德和正义。 世俗浅薄, 人情冷暖, 追名逐利, 扭曲变形, 唯独清者自清, 渐行渐远。 天地之间, 我独自高歌, 万世沧桑, 陪伴着我心中的遥远。 但愿能长出翅膀, 翱翔于浩渺天空, 无拘无束随风飘荡。 有幸遇见志同道合的朋友, 对世界的无奈感到痛心疾首。 你要去京口赴任, 而我因重罪被抛弃在这世间。 虽然我们相隔不远, 但无法相见令人哀愁。 秋天的肃杀之气弥漫, 万物都在明暗交替中枯萎。 晚风凌厉, 唤起了我激情万丈的壮志雄心。 我们不应像寻常人一样, 只会感叹生命的无常。 我想要登上飞云, 拥抱那轮明亮的月亮, 跨上海门, 欣赏那滚滚波涛。 想到你的所在地, 山水环绕, 景色壮丽。 楼头的霞雾变幻莫测, 江面的日出日落景象壮观。 我要去那里消解烦恼, 让生活的热情重新燃起。 唤起儿子, 准备船桨, 一天的旅程并不辛苦。 你在远方想着我, 笔墨挥洒, 写下长长的诗篇。 描述了那美丽的风景和你我的欢乐。 你想用这些事情让我宽慰, 我心中满是感激。 你的诗篇还未收笔, 我的船已经到了范老桥。 古人的默契即使千里也能感知, 这使我相信我们的友情。 你不因贫穷而舍弃朋友, 不因地位而骄傲自大。 读着你的诗, 我激动不已, 彻夜难眠。 身体的病痛让我难以表达这份情感, 你让我感受到了力量和希望。 如同大江奔流, 冲破一切阻碍; 也如闪电划过乌云, 照亮黑暗的世界。 我已无暇惊叹你的才情, 只愿与你共享这份感动。 最近因为遭受委屈, 口舌已经无法自如表达, 更是避免那些无谓的争辩。 面对困扰, 我不会害怕, 我宁愿烧掉所有的笔和纸。 既然得到了你的关心, 我怎敢不有所回应? 尽管心中思绪万千, 我还是愿意与你分享。 让我们继续这份美好的友情, 共度每一个清晨和黄昏。
去完善
释义
1. "耻苟合":表示不耻于与品行不合的人交往。"苟合"在此处是贬义词,形容行为不端、品行不正之人。 2. "清风緜邈日已凋":表达高尚的风气逐渐衰落的现象。"緜邈"意为遥远,"凋"指衰退、消亡。 3. "安得此身有两翅":此处表达了想要飞翔的愿望,用以表现作者的凌云壮志和对自由的向往。 4. "厌愤偷俗常欝陶":作者表达对世俗的不满和压抑的情感。"偷俗"是指低俗、庸俗的世风,"欝陶"表示压抑、郁闷的心情。 5. "我以重罪废本朝":表示自己因触犯刑法而被罢免职务,失去原先的地位。 6. "江山蟠辟气象豪":描绘京口的壮丽景色,"蟠辟"是指山环水绕的地形。 7. "千里明回草木焦":描述秋天来临,阳光照射下的千里江山显得明亮,草木逐渐枯焦的景象。 8. "激起飞壮冲斗杓":抒发自己昂扬的斗志和远大的理想。"斗杓"即北斗七星,代指天空。 9. "江山蟠辟":描写江山环绕、雄伟壮观的景象。 10. "意我羁愁正无赖":表达了作者郁结难解的愁绪。 11. "古人千里有神会":认为即使相隔千里,古人的精神和情感也能相互沟通。 12. "开缄朗咏毛发竦":形容读到对方来信时的心情激动。 13. "病膜谁将宝篦刮":指疾病缠身,无人相助。"宝篦"是刮除眼翳的工具,这里用来比喻治疗病痛的方法。 14. "又如阴云载雷电":形容作者在欣赏对方的作品时,如同看到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的壮观景象。 15. "却疑欺我老困顿":担心对方认为自己年老的体弱无力。 16. "近罹罪辱舌虽在":表示自己遭受刑罚后,虽然还能说话,但已经失去了原来的锐气。 17. "将吐复茹移昏朝":表达写作过程中的反复修改、斟酌字句的过程。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相互思念、期待重逢的诗歌。诗人在开篇便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交分的看法,认为应当以道义为重,而不是追逐势利。同时,他也感慨世俗之风日渐淡薄,表达了对于清风的向往。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自由、开阔人生的追求。而“安得此身有两翅,飒然远举随风飙”更是表达了诗人渴望翱翔于天地之间的豪情壮志。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互相牵挂的心绪。尽管两人身处异地,但依然彼此挂念,期待着能够相见。诗人还描绘了秋天的壮丽景色,以及自己面对这壮美景象时的豪情壮志。最后,诗人表示,尽管自己目前处于困境之中,但仍然期待着与友人的相聚,以此摆脱心中的郁结。整首诗充满了激情和壮志,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坚定的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是北宋著名诗人苏舜钦在景祐四年(1037年)创作的一首唱和诗。这首诗是苏舜钦为回应友人王洙的邀请而作,表达了作者在远离官场后的恬淡心境和对友情的珍视。 在这个时期,苏舜钦因涉及范仲淹等的政治改革而遭贬谪,被逐出汴京,流寓苏州,心情苦闷。他在这个时候,开始寄情山水,以诗词歌赋抒发胸臆。同时,他在生活中结交了诸多朋友,其中就包括诗人王洙。苏舜钦和王洙虽然身份地位不同,但他们均怀有济世之志,因此在共同的人生理念下成为了好友。 这个时期的北宋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政治斗争激烈。在此背景下,一批有志之士试图进行变法,以图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范仲淹、欧阳修等人倡导的“庆历新政”就发生在这一时期,但不久便告失败。苏舜钦因参与其中,受到牵连而被革职。这使得他对仕途感到失望,转而投身于文学创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