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寒宫
碧海沉沉桂殿幽,满天风露四时秋。
寒宫白兔参差老,一种凄凉各自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宽广的大海深沉宁静,桂树覆盖的神殿寂静幽深,天空中满是秋天的风和露水。寒冷的月宫里,白兔们慢慢地变老,各有各的悲伤和忧愁。
去完善
释义
1. 广寒宫: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位于月球的宫殿,以广寒仙子嫦娥居此而著称。
2. 赵崇嶓:字子岩,号希旷,宋朝文人。
3. 碧海:形容辽阔无边的海洋,此处比喻浩渺的宇宙。
4. 沉沉:深邃的样子。
5. 桂殿:即月宫,这里指广寒宫。
6. 满天:布满天空,漫天。
7. 风露:风和露水,泛指自然界的气息。
8.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9. 秋:秋天,季节名。
10. 寒宫:广寒宫的简称。
11. 白兔:传说中秋宫中的玉兔。
12. 参差:高低不齐,错落有致。
13. 老:年岁大,衰老。
14. 一种:同样,相同。
15. 凄凉:哀伤,凄惨。
16. 各自:每个人自己。
17. 愁:忧虑,悲伤。
去完善
赏析
《广寒宫》描绘了月宫的神秘与孤独。诗中“碧海沉沉”是对月亮的生动描写,将无边无际的夜视为碧海,而月宫在夜色中若隐若现,显得更加神秘莫测。接下来的“桂殿幽”则用广寒宫的寂静来衬托其孤独。紧接着诗人又通过“满天风露四时秋”来形容广寒宫中的环境,既体现了秋天的清冷气氛,又通过风露营造了一种广阔的视觉感受。再往后“寒宫白兔参差老,一种凄凉各自愁”则是对月宫中的生活场景进行描绘,通过老去的白兔反映出月宫的沉寂和孤独。这首诗通过对广寒宫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生灵的刻画,成功营造出了一幅令人感到悲哀和孤独的景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北宋时期,赵崇嶓的这首《广寒宫》展现出了他独特的才情和视角。该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960年至1127年间,这一时期正是北宋的历史变迁阶段。在这期间,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活跃的景象。
赵崇嶓生活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作为一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生活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学术上独树一帜,提倡务实精神,他的作品反映了北宋社会的风俗风貌,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民生福祉的关注。
这个时期的赵崇嶓经历了由进士及第,历任地方官吏到进入朝廷成为辅佐皇帝的近臣的历程。这段时期赵崇嶓深入了解民间疾苦,关注民生,为此写下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篇,其中便有脍炙人口的《广寒宫》。这首词通过描绘广寒宫中的景象,反映了赵崇嶓对国事民生的关切以及对传统神话的创新演绎。他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隐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