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登封宰韩殿丞

标题包含
寄登封宰韩殿丞
前秋登阁晚,吟次见晴云。 中岳耸当县,三年静对君。 朱衣借客典,清俸买书分。 别后逢摇落,相思隔晋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去年秋天登上阁楼眺望远方的黄昏时分,吟咏之时忽然看见晴空中的流云。 在此地的正中央巍峨挺立着的中岳山脉,我在这三年里一直静静地面对着你。 请让我暂时借用红色官袍的身份来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用清廉的俸禄购买书本与我分享。 自从离别后,每当见到萧瑟的落叶时,我对你的思念之情便如同隔着晋水和汾水一般遥远。
去完善
释义
《寄登封宰韩殿丞》是宋诗,作者释惟凤。以下是注释: 1. 登封:古县名,位于今中国河南省登封市。 2. 韩殿丞:韩琦,字稚圭,北宋大臣。官至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封魏国公,卒谥“忠献”。历相三朝,与范仲淹共推重,史称“贤相”。 3. 中岳:即嵩山,为五岳之一,位于登封市北部。 4. 借客典:指暂时代理别人的职务或事情。这里借指韩殿丞在登封担任地方官职。 5. 清俸:清廉的官员所得的俸禄。 6. 买书分:购买书籍来充实自己的学识。 7. 摇落:草木凋落,比喻衰老或者失去活力。这里形容离别后的情形。 8. 晋汾:晋水和汾水,分别流经山西太原和临汾等地。这里代指与韩殿丞分离的距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释惟凤寄给登封县宰韩殿丞的,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首联描绘了秋天登上高阁时的景色,通过“晴云”的形象传达出诗人心中的宁静与高远。颔联写到了中岳嵩山位于登封县的地理位置,以及诗人与韩殿丞三年的交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颈联以“朱衣借客典”和“清俸买书分”两个典故来赞美韩殿丞的高尚品质,以及对知识和文化的热爱。尾联则表达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两人相隔的距离。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才情和对友情的深厚感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寄登封宰韩殿丞》是宋代诗人释惟凤所作。诗歌表达了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友人韩殿丞的深切思念之情。创作时间为公元1000年左右,正是宋朝太平兴国年间。 释惟凤,生卒年不详,他在宋朝初期活跃于文坛,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交往。这一时期,由于北宋初年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也得到了繁荣发展。作为禅宗高僧,释惟凤在宗教和文化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作品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韩殿丞,是诗人释惟凤的一位朋友,时任登封县令。登封位于河南省中部,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韩殿丞作为地方官员,致力于治理民生、弘扬文化,得到了当地百姓和文人的尊敬和爱戴。 在这首诗中,释惟凤表达了对韩殿丞的思念之情。他想象着友人站在登封县的城楼上,眺望着远方的山水风光,感慨万千。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两位好友之间深厚的友谊,还能体会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