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答宇昭师

标题包含
答宇昭师
要地无闲日,吟踪肯暂过。 林泉归计晚,雨雪向春多。 径僻稀来客,庭荒半长莎。 独眠思旧约,寒梦绕烟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忙碌的生活里难得有空闲,宁静的风景却短暂一瞥而过。山林与泉水之间实现生活梦想的步伐缓慢,而在这春天的脚步中,雨雪纷飞的日子越来越多。小径幽僻鲜有客人造访,庭院荒废一半生长着杂草。独自一人入睡时,想着过去的约定,寒冷的梦境围绕着如烟的蔓草飘荡。
去完善
释义
1. 要地:指重要的军事要塞或地势险要的地区。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所在地或者某个著名的地方。 2. 吟踪:指诗人的行踪,这里可能指诗人游历的足迹。 3. 肯:表示肯定或愿意的意思。 4. 向春:指向春天的方向。 5. 稀来客:很少来的客人。 6. 长莎:指长满了杂草的地方。 7. 思旧约:回想起过去的约定。 8. 寒梦:寒冷的梦境。 9. 烟萝:烟雾弥漫的藤蔓植物。
去完善
赏析
《答宇昭师》是唐代诗人释惟凤的一首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表达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联“要地无闲日,吟踪肯暂过”,描述了诗人所处的繁华之地,虽然忙碌,但诗人仍然珍惜与朋友相聚的时刻。这里的“吟踪”指的是诗人自己的行踪,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珍视。 颔联“林泉归计晚,雨雪向春多”,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山林泉水的向往,以及对于春天的期待。这里的“归计晚”并非指实际的时间晚,而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颈联“径僻稀来客,庭荒半长莎”,描述了诗人所居住的庭院的荒凉景象,暗示了诗人孤独的心境。这里的“径僻”和“庭荒”都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的写照,表达了他内心的寂寞和对友情的期盼。 尾联“独眠思旧约,寒梦绕烟萝”,表现了诗人独自一人时,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思念。这里的“寒梦”是指寒冷的夜晚,诗人无法入睡,思绪万千。而“烟萝”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宇昭师》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僧释惟凤的作品。创作于唐宣宗时期,约公元850年左右。这一时期的唐朝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繁荣,但佛教在民间的地位逐渐受到道教和儒家学说的影响而有所削弱。 释惟凤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儒、道两家学说熏陶,成年后出家为僧,在庐山南麓的石钟山修行。他积极宣扬佛学,结交各方名士,并在诗词歌赋方面有着较高的造诣。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山中寺庙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境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