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史馆李学士任和州

标题包含
送史馆李学士任和州
历阳南望极,岸远石城危。 去梦惊潮断,行吟见雁随。 淮帆向风阔,楚木落秋迟。 到日应闲卧,公心帝自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从历阳向南望去,河岸遥远,石城高耸如危峰。 梦中的离别被汹涌的潮水打断,行走中看到雁群相随。 淮河的帆影迎着大风变得宽阔,楚地的树木在秋天依然繁茂。 抵达的那一天应该可以悠闲地躺着,我的公心皇帝自然能理解。
去完善
释义
《送史馆李学士任和州》是宋朝诗人释惟凤创作的一首送别诗。以下是该诗的注释: 1. 历阳:古县名,即今安徽省和县。 2. 南望极:向南眺望的最远处。 3. 岸远:河岸遥远的地方。 4. 石城危:形容城墙高耸险峻。石城,指和州城。 5. 去梦惊潮断:离开时的梦境被潮水打断。 6. 行吟见雁随:边走边唱,看到大雁跟随。 7. 淮帆向风阔:淮河上的船帆顺风而扬帆远航。 8. 楚木落秋迟:楚国树木落叶之时已是深秋时分。 9. 到日应闲卧:到达和州的日子应该会有闲暇时光。 10. 公心帝自知:您的忠诚之心只有天知地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惟凤写给即将上任和州(今安徽和县)的李学士的送别诗。通过对地理、气候、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离的惋惜和对友人的期待与祝愿。 “历阳南望极,岸远石城危”,这两句描述了和州的地理位置,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地点的感慨。诗人通过“望极”表现出友人与自己之间的距离感,并通过“岸远石城危”展现出和州的险要环境,为下文铺垫了离别的氛围。 “去梦惊潮断,行吟见雁随”,这两句描写了李学士离开时的情景,“去梦惊潮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震惊,“行吟见雁随”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雁随”寓意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象征着友人对诗人的依恋之心。 “淮帆向风阔,楚木落秋迟”,这两句描绘了和州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环境的关切。“淮帆向风阔”表现了和州江面的宽广,暗示了友人在和州将有一番广阔的作为;“楚木落秋迟”则描述了和州的秋天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期望。 “到日应闲卧,公心帝自知”,这两句是对友人的劝慰和鼓励。诗人认为,到任后的李学士应该保持一颗公正无私的心,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而这样的公心上帝自然会知道并予以回报。这里,诗人以乐观的态度表达了对友人的期许和支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史馆李学士任和州》是宋代诗人释惟凤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之间。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宋辽金三国鼎立时期,中原地区政治局势复杂多变。 在这个特殊时期,诗人释惟凤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从小就对文学、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学者和诗人。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包括史馆李学士。二人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而成为知己,时常一起探讨学术问题,交流人生感悟。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政治环境逐渐恶化。由于种种原因,史馆李学士被任命为和州知州,即将离开京城赴任。在这离别之际,释惟凤深感惋惜,于是写下了这首《送史馆李学士任和州》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