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行肇师宿庐山栖贤寺
冰瀑寒侵室,围鑪静话长。
诗心全大雅,祖意会诸方。
磬断危杉月,灯残古塔霜。
无眠向遥夕,又约去衡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冰瀑寒气侵入屋内,围着炉火静静闲聊。
诗人之心充满了高雅之美,领悟到佛法的奥秘。
悬磬声中断了高高的杉树月色,灯光映照古塔上的白霜。
在漫漫长夜中难以入睡,再次约定一起去衡阳。
去完善
释义
1. 冰瀑:瀑布因低温结冰而形成的景观。
2. 围鑪:围炉取暖,指在冬天寒冷的环境中用炉火取暖。
3. 大雅:原指《诗经·大雅》部分,这里指高雅的诗文或才情。
4. 祖意:禅宗用语,指佛祖的本意或佛性。
5. 磬断:形容寺庙钟声暂停的时刻。
6. 危杉:高耸入云的杉树。
7. 灯残古塔霜:描述夜晚油灯将要熄灭的景象,古塔上覆盖着白霜。
8. 无眠:无法入睡。
9. 遥夕:遥远的地方。
10. 衡阳:湖南省的一个城市,这里代指诗人准备前往的目的地。
去完善
赏析
《与行肇师宿庐山栖贤寺》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庐山栖贤寺与行肇法师共度的一夜。首联“冰瀑寒侵室,围鑪静话长”以寒冷的冰雪景象和炉火的温暖对比,表现出寺院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平静。颔联“诗心全大雅,祖意会诸方”表达了诗人与法师谈论诗歌及禅宗时的愉悦心情,体现了他们对文学艺术和禅宗思想的深刻领悟。颈联“磬断危杉月,灯残古塔霜”用寺院的景物描写出深夜的寂静,突显出寺庙的古老和庄严。尾联“无眠向遥夕,又约去衡阳”表达出诗人和法师在共度一夜畅谈后的不舍之情,以及再次相约共游的美好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禅意的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与行肇师宿庐山栖贤寺》是唐朝诗人释惟凤所作。该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8世纪至9世纪,正值唐玄宗和唐德宗时期,这是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盛世。
释惟凤,生卒年不详,他是唐朝的一位僧人,以诗歌著称。他在庐山栖贤寺修行时,与行肇禅师结为好友。这首诗描绘了他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在这首诗中,释惟凤描述了他们一起在庐山栖贤寺修行的场景。当时,庐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吸引了无数僧人和文人墨客前来朝圣。释惟凤在诗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禅宗修行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