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对雨

标题包含
对雨
住近南塘柳盖扉,凉风送雨薄絺衣。檐花暗应邻舂下,沙鸟明随客棹飞。蜗篆登床延笔格,燕泥上壁污琴徽。苍苔驳石林间路,一月多阴客到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住在靠近南塘的地方,掩映在柳荫之中,清凉的微风伴随着雨水,衣服感觉有点薄。屋檐上的花朵在阴暗处开放,邻居家的捣衣声也能听到,沙鸥似乎随着行人的船桨飞翔。蜗牛爬过留下痕迹,爬上床头和笔格,燕子泥溅上墙壁,弄脏了琴弦。石间的路上长满青苔,这一月来阴雨天过多,访客也来得少了。
去完善
释义
1. 南塘:泛指南方的水塘或河流。 2. 柳盖扉:指柳树遮住了窗户。 3. 凉风:凉爽的微风。 4. 薄絺衣:单薄的粗葛布衣,一种古代常见的夏装。 5. 檐花:屋檐下的花朵。 6. 邻舂:指邻近的舂米声。 7. 沙鸟:栖息在沙滩上的鸟类。 8. 客棹:别人的船。 9. 蜗篆:蜗牛爬行的痕迹。 10. 登床:上床睡觉。 11. 笔格:放置毛笔的架子。 12. 燕泥:燕子筑巢时衔来的泥土。 13. 上壁:指涂抹在墙壁上。 14. 琴徽:古琴的弦标志。 15. 苍苔:青苔。 16. 驳石:不规则的石块。 17. 林间路:树林中的小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多雨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此的深深感慨。首联通过“南塘”和“柳盖扉”展现了夏日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好;颔联则以“凉风”、“送雨”、“薄絺衣”等词句呈现出一个清凉宜人的夏天,表现出诗人的舒适心境;颈联中“檐花”和“邻舂下”相映成趣,“沙鸟”和“客棹飞”亦相得益彰,诗人寓情于景,写出了一幅生动的夏日雨中画面;尾联则表达出雨天连绵导致客人稀少、荒凉萧瑟的意境,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整首诗构思精巧,语言优美,韵律和谐,富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韵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对雨》是明朝诗人张掞的一首描绘雨水景象的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朝中期,当时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在文学方面,明诗开始逐渐摆脱元、宋的束缚,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诗人张掞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个人生活相对安定。他在仕途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保持着儒士的风雅。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感受到了雨的洗礼,从而创作出这首抒发个人情感的《对雨》。 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张掞通过对雨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通过对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哲理思考。总的来说,《对雨》这首诗是在明朝繁荣的社会背景下,张掞对生活的一种独特见解和体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