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忆江西并悼亡友

标题包含
忆江西并悼亡友
前心奈兵阻,悔作豫章分。芳草未归日,故人多是坟。 帆行出岫雨,马践过江云。此地一樽酒,当时皆以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松(847年-901年),字梦徵,唐朝晚期文人。他是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博览群书。 曹松在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中进士,但因故未能任职。后来他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内心忧愁只因前方兵马阻挡,后悔当初与友人分别时选择在豫章。许多日子里未能归家看望那片芳草地,曾经的朋友如今大多已入土为安。船儿驶离山峦逐渐在雨中消失,马蹄踏过江边的云彩渐行渐远。此刻在此地举杯,怀念那些曾经的时光和朋友们留给我们的文字。
去完善
释义
1. 兵阻:因战争而阻隔。这里指曹松的朋友因为战乱而无法来到江西与他相见。 2. 豫章:即江西省南昌市,古时为豫章郡。这里是曹松的故乡。 3. 芳草:比喻美好的时光或景物。 4. 未归日:指曹松的朋友没有回到故乡的日子。 5. 马践:骑马践踏。形容匆匆走过。 6. 出岫雨:出山的云彩所化的雨滴。这里指山中的雨水。 7. 以文:凭借文采。这里指曹松和朋友们的诗文交往。
去完善
赏析
《忆江西并悼亡友》是一首怀念故人与寄托哀思的诗歌。诗人曹松通过描述豫章一带的美丽风景以及自己与友人共度的时光,表达了对亡友的深切悼念之情。 开篇两句“前心奈兵阻,悔作豫章分”,表达了诗人因战乱阻隔而未能与亡友团聚的遗憾。诗人悔恨当初选择与友人分别,从而导致今生的无法相见。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接下来的“芳草未归日,故人多是坟”,描绘了诗人眼中故乡的景色。芳草萋萋,然而昔日的朋友却已经长眠于地下。这两句诗形象地传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接着,诗人以“帆行出岫雨,马践过江云”来描述自己在旅途中所见的美景。帆船在雨中行驶,马蹄踩踏过江面的薄雾。虽然诗人在描述美丽的景色,但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伤。 最后两句“此地一樽酒,当时皆以文”,是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回想当年,与友人一起把酒言欢,共赏美景。如今故地重游,唯有借酒浇愁,缅怀逝去的美好时光。这两句诗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得到升华,使读者更加感受到诗人对故人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忆江西并悼亡友》是唐代诗人曹松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末时期,当时曹松作为文人墨客,曾游历江西一带。该诗反映了诗人对逝去的友情以及美好景色的深切怀念。 在唐末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墨客都在寻求宁静的生活。曹松作为一个富有才情的诗人,他在游历江西时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曾经的好友纷纷离去,让诗人倍感惆怅。于是,他怀着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 这首诗的背景知识涉及唐末时期的世态变迁。当时,唐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各地藩镇割据,战乱频繁。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选择了隐逸生活,以求心灵的安宁。曹松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诗篇不仅表达了个人对友情的怀念,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景色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