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阁怀古
凭高独展眺,风叶乱鸣秋。
銮舞自空阁,渔歌尚晚舟。
卷帘山历历,倚槛水悠悠。
月出江城暮,凄凉万古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登高望远,秋风落叶飘零。
钟磬之声回荡楼阁之间,傍晚渔船仍在唱晚。
卷起窗帘,山水美景清晰可见;倚着栏杆,河水潺潺流去。
夜幕降临,月亮升起在江城上空,内心感到无尽的惆怅与哀愁。
去完善
释义
1. 滕阁:即滕王阁,位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沿江路赣江东岸,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朝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因唐高宗之弟李元婴封于滕州(今山东滕州)故号“滕王”而得名。现存的滕王阁是1985年按照梁思成先生的设计重建的。
2. 邹登龙:字进之,号二如,江西临川人,明朝官员、诗人。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庄。有《渊源录》等著作传世。
3. 凭高:登高的意思。
4. 独展眺:独自远望。
5. 风叶:随风飘落的树叶。
6. 鸣秋:指秋天的风声。
7. 銮舞:指宫廷舞蹈。
8. 空阁:指滕王阁。
9. 渔歌:渔民唱的歌谣。
10. 晚舟:晚江上的渔船。
11. 卷帘:指卷起窗帘。
12. 山历历:指山峦清晰可见。
13. 倚槛:靠着栏杆。
14. 水悠悠:形容水流悠长的样子。
15. 月出江城暮:指夜晚月亮升起,笼罩在江边的城市上。
16. 凄凉:形容环境寂静冷清。
17. 万古愁:形容时间悠久的忧愁。
去完善
赏析
《滕阁怀古》是一首描绘诗人登高望远、感慨历史的诗。诗人站在高处,秋风落叶的声音扰乱了他的思绪。他看到了楼阁上空的风舞和江边的渔船,这些景象让他想起了历史的长河。当他卷起窗帘,看见远处的山峰清晰可辨;靠着栏杆,看到江水缓缓流动。夜幕降临,月光洒在江城的城楼上,这种景象让人感到万古的愁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滕阁怀古》是明代诗人邹登龙的一首描绘滕王阁景色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这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繁荣时期。
在这个时期,邹登龙作为一个文人雅士,对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热情。他常常游览名胜古迹,抒发情怀。滕王阁作为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凭吊怀古。邹登龙在此地写下了这首《滕阁怀古》,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文化的敬仰。
在明朝初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由战乱走向和平的时期。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大力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振兴文化。这一时期的文人学者在思想观念上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崇尚礼仪,追求和谐。这种时代背景为邹登龙提供了创作的土壤,使他能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创作出富有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