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云林杨少云自衡之桂

标题包含
寄云林杨少云自衡之桂
问讯杨夫子,经年客异乡。 南浮湘水远,西望楚天长。 五岭梅花发,孤城草色荒。 白云遥满目,曷久住炎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请问杨先生近况如何,多年漂泊在外乡。 南方湘水悠悠而去,西边楚天无际无疆。 五岭之上梅花盛开,孤城之外草木荒凉。 满眼皆是悠悠白云,何时才能离开这炎热的南方。
去完善
释义
1. 云林:指南岭山脉一带的山林。 2. 杨少云:作者友人,字少云。 3. 自衡之桂:从湖南衡阳去往广西桂林的旅途。 4. 问讯:询问情况,了解信息。 5. 夫子:对学者的尊称,这里指杨少云。 6. 经年:常年,时间漫长。 7. 异乡:外地,非故乡之地。 8. 南浮湘水远:向南漂泊,湘水遥远。 9. 西望楚天长:向西望去,楚国天空辽阔。 10. 五岭:位于江西与两广交界处的一座山脉,分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 11. 梅花发:梅花开花,这里指春天的到来。 12. 孤城:指一座孤独的城市,这里指桂林城。 13. 草色荒:杂草丛生,形容荒凉景象。 14. 白云遥满目:远方满眼都是白云。 15. 曷久住炎方:为何长期居住在炎热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寄云林杨少云自衡之桂》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邹登龙写给朋友杨少云的。诗中,作者以对话的形式询问杨夫子(即杨少云)的近况,得知他多年离家在外。然后通过描述两地之间的距离和景色的变化,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对方的关心之情。同时,通过对五岭梅花、孤城草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最后,借白云这一意象,表达了盼望早日团聚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寄云林杨少云自衡之桂》出自明朝诗人邹登龙之手。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的秋天,邹登龙自桂林北返,途中经过衡阳时,想起了多年不见的好友杨少云。遂提笔写下这首诗,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感叹时光飞逝的无奈。 在邹登龙生活的明朝时期,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邹登龙虽才华横溢,但多次科举不第,使得他的人生道路颇受挫折。而他的好友杨少云也同样科举未果,使得两人惺惺相惜,成为挚交。邹登龙在诗中提到“四十年间两鬓霜”,表达了他们已年近半百,却仍未取得功名,心中难免有些惆怅。 明朝中期,宦官权势日益庞大,政治腐败严重。这种社会现实使得许多有志之士如邹登龙、杨少云等难以施展抱负。然而,尽管生活中充满了磨难,但他们仍然坚守着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朋友的真挚情谊。这首《寄云林杨少云自衡之桂》正是邹登龙在这特殊时代背景下,以诗歌的形式向朋友传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