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夜长曲

标题包含
秋夜长曲
碧帘挂雨秋容老,寂寞江城暝烟草。 流苏帐冷屏山低,蜜炬香销睡常早。 梦惊离绪牵愁入,翠被寒侵泪花湿。 思美人兮天一方,乌啼月落西风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碧帘上挂着的雨滴像是秋天的容颜,寂寥的江城市在黄昏时分的烟雾缭绕中显得有些孤独。流苏帐子下寒气袭人,屏风上的山水画显得低矮,床前燃尽的蜡烛使得室内香气消失,早早入睡的人常常比我更早醒来。梦境里我被分离的思绪和牵挂的愁绪所困扰,绿被上的寒冷浸透了我湿润的泪眼。想念那个我心爱的人啊,他身在遥远的天际的一方,乌鸦在月亮落下的时候啼鸣,西风吹得正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碧帘:绿色的窗帘。 2. 挂雨:挂着雨滴。 3. 秋容:秋天的景色。 4. 江城:江边的城市。 5. 暝:昏暗。 6. 烟草:泛指草木。 7. 流苏帐:装饰着流苏的帐子。 8. 屏山:屏风上的画。 9. 蜜炬:蜡烛的美称。 10. 香销:香气消散。 11. 梦惊:从梦中惊醒。 12. 离绪:离别的思绪。 13. 牵愁:牵动忧愁。 14. 翠被:翡翠色的被子。 15. 泪花:泪珠。 16. 思美人:思念美人。
去完善
赏析
《秋夜长曲》邹登龙 本诗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之寂寥与心绪的孤独。开篇以“碧帘挂雨”、“秋容老”两句写出秋雨蒙蒙,秋天景象萧瑟的景象,凸显了秋天的寂寥和萧条之感。接着通过“寂寞江城暝烟草”写出在夜幕降临之际,整个城市愈发显得寂寞空旷,烟雾笼罩,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 诗人接下来的描述转为室内场景:“流苏帐冷屏山低”,写帐子寒冷、屏风低矮,显示出室中环境的清冷;而“蜜炬香销睡常早”则透露了诗人常常因为心中的惆怅早早地就寝入睡。诗人梦中思念故人之情涌上心头,被冷风侵袭,泪水沾湿了被子。 最后诗人倾诉心声:“思美人兮天一方,乌啼月落西风急。”表达出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以及那悲凉的气氛随着乌鸦的叫声、月亮的落下以及西风的吹拂越来越浓烈。这首诗歌情感真挚,借景抒发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和无尽的思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夜长曲》是明代诗人邹登龙的一首描绘秋日夜晚景色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时期,大约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邹登龙正处于人生的转折阶段。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对文学、音乐、书法等领域有很高的造诣。然而,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多次参加乡试都未能取得理想的功名。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也对人生道路有了新的认识。在秋日的夜晚,他独自一人漫步在庭院之中,欣赏着美丽的夜景,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秋夜长曲》。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明朝的中晚期,社会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严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都对社会现实表示关注,并通过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忧虑和思考。邹登龙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作品既体现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反映了时代的脉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