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亭

标题包含
水亭
阑槛玲珑直又横,半临池水着新亭。 拟招鹭宿栽添苇,怕碍鱼行掠去萍。 五月藕花千样锦,四时山色一般青。 有闲来此寻幽赏,莫看人间淡墨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阳台别致地纵横交错,一半伸入池塘边新建的小亭子中。 设想招来白鹭在芦苇丛中筑巢,但又担心会阻碍游鱼避开浮萍。 五月的莲花犹如一千种锦绣,四季的山色都是那样的青翠。 有时间的话来这里欣赏风景,别去看那尘世中的水墨画了。
去完善
释义
1. 水亭:在水边建亭,以观赏水景;或指供休息、纳凉的水中亭阁。 2. 阑槛:栏干。 3. 玲珑:精巧细致。 4. 半临池水:亭子一半建在岸上,一半靠近水面。 5. 拟招:想要邀请。 6. 鹭:一种水鸟,常见于江南水乡。 7. 栽添苇:种植芦苇以吸引鹭鸟栖息。 8. 怕碍鱼行:担心芦苇对游鱼的通行造成影响。 9. 掠去萍:水鸟在飞行过程中会掠过水面上的浮萍。 10. 五月藕花:农历五月是荷花盛开的季节。 11. 千样锦:形容荷花的种类繁多,像织锦般美丽。 12. 四时山色:一年四季的山色。 13. 淡墨屏:画有山水风景的屏风。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水亭”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乡风光图,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首联描述了水亭的结构和位置,直与横相交错的阑槛使读者仿佛能看到这座建筑物的全貌,而它的半临池水的位置也点出了这个地点的独特性。 颔联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对自然生物的关爱之情。诗人想要为栖息在水亭周围的鹭鸟种植更多的芦苇,以便它们能够有更舒适的住处;同时,他也担心萍水草会妨碍鱼儿游动,所以选择将其移除。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生态平衡的关注,以及他身为诗人的细腻情感。 颈联中,诗人赞美了五月的荷花和水亭四周四季常绿的青山。荷花的千样锦姿和青山的一般青色调,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多样性。 尾联则呼吁人们有空时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必过分关注人间的纷繁复杂。这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心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亭》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邹登龙之手,创作于公元805年至806年间。在这段时间里,唐朝正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斗争激烈。邹登龙作为一名文人墨客,他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也是颇为坎坷的。他曾一度被贬谪,失去了在朝为官的机会,只能回到家乡过着隐居的生活。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邹登龙在水亭边写下了这首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诗篇。诗中描述了水亭周围的美景,如亭子四周的柳树、荷花、水面上的波光粼粼等,这些都是他对家乡美丽景色的眷恋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邹登龙通过这首诗传递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展示了他作为一个文人墨客的高尚情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