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
玲珑楼阁江城晚,杨柳丝丝凝碧烟。
飞燕不归春满地,百花香里听啼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座精致的小楼位于江边的城市,傍晚时分,杨柳枝条上似乎凝结着碧绿的烟雾。春天的景象美不胜收,燕子虽然离去,但大地上却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在百花盛开的香气中,还可以听到杜鹃鸟的鸣叫声。
去完善
释义
邹登龙:南宋诗人。
《江南春》: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
1. 玲珑楼阁江城晚:江城,指长江边的城市;傍晚时分,江边的楼宇显得分外玲珑。
2. 杨柳丝丝凝碧烟:杨柳,指柳树;丝丝,形容柳絮;凝碧烟,形容柳絮如同绿色的烟雾。
3. 飞燕不归春满地:飞燕,迁徙的燕子;春满地,春天来临,大地一片生机盎然。
4. 百花香里听啼鹃:百花,各种各样的花儿;啼鹃,杜鹃鸟的叫声。
去完善
赏析
《江南春》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致和生机盎然的景象。诗的开头以“玲珑楼阁江城晚”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黄昏时分江城的画面,其中的“玲珑楼阁”体现了江南地区繁华的都市风貌,而“江城晚”则传达了暮色四合、江水共长天一色的宁静氛围。
紧接着,诗人用“杨柳丝丝凝碧烟”来形容春天里的柳树。柳树枝繁叶茂,绿意盎然,垂下的柳枝如丝般柔和。这里“凝碧烟”一词既描绘了柳树的翠绿欲滴,又展现了柳絮在微风中轻舞飞扬的情景,使人仿佛置身于春光明媚的江南春色之中。
“飞燕不归春满地”一句表达了春天已经来临,燕子纷纷归来,它们在百花的簇拥下欢快地嬉戏。这里的“飞燕不归”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传达出诗人的惜春之情。“百花香里听啼鹃”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杜鹃鸟在花丛中婉转歌唱,为江南的春天增添了生动的音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对景物的巧妙运用,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江南春天景象。诗人通过对柳树、飞燕和杜鹃鸟等元素的描绘,展示了春天的美好,以及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这首诗不仅是对江南春天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与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之情。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诗人的创作背景。杜牧生活在唐朝晚期,这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期。他在政治上并不得意,曾多次被贬谪。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作品多以咏史抒怀为主题,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这首诗的具体创作年份已无从考证,但据推测,它应该是在杜牧晚年的某个春天创作的。在这个时候,他已经离开了朝廷,开始了漂泊的生活。因此,这首诗可能是他在这个时期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和怀念。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个时代的相关背景知识。唐朝晚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严重,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牧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他的诗歌往往带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江南春》这首诗,虽然描绘的是美丽的江南春色,但在其中也透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哀愁,反映了诗人对这个时代的忧虑和无奈。
去完善